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網評:“全國最小的山” 玩的啥噱頭?
來源:紅網 作者:曲征
最近,一座位於山東壽光的小“山”火了。之所以受到媒體關注,是因為這座“山”太小了,它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這座當地人眼中的“靜山”更像是一個大一些的石塊。如今靜山已成為縣級重點保護單位,據說,村幹部想把靜山打造成一個旅遊景點,帶動全村經濟。(3月27日《科技日報》)
本來像一個大一些的石塊,卻被當地人稱為全國最小的“山”,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當地境內沒有山,這個名為“靜山”的出現,“驚艶”了當地人;二是民國期間,曾有人到現場挖掘,但很久也挖不到底,就認為是一座山了。1958年,再有人前往挖掘,也沒挖到底,於是就更認定是一座山了。當地博物館前館長認為,靜山是山,只是大部分山體埋在土地之下。
即便不從嚴謹意義上的科學角度來分析,僅僅從常識出發,那些證明這是一座“山”的理由,也站不住腳。大大小小的石塊俯拾即是,碩大的石塊也不稀奇,難道只要挖不到底就可被稱作“山”?如果這樣定義“山”,那麼遍地是山,到處皆山。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也說不定“靜山”多少萬年前露出地面的部分很大,那時是一座真正的山,可是如今只露出一塊石頭,大部分山體已經掩埋地下,這樣的形狀還能稱之為“山”嗎?露出地面的僅僅剩下一塊石頭,稱之為“山”還有說服力嗎?正如專家所言,地下隱伏的基岩在地面出露的情況很多,而它們都不是山。
從學術上看,嚴格定義的“山”按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對高度低於150米,就難以形成山岳景觀,只能稱為“丘陵崗地”。同時,自上而下,一般的山可分為山頂、山坡和山麓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