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概念中認為中國勞動力是過剩的,其實人口學界普遍認為,人口紅利已經過去了,未來勞動力供給可能會出現不足。我國人口的結構化不足很明顯,尤其是高端的國際化人才供給非常缺乏。”魯全說。
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宋曄也表示,北京用人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隨著北京“四個中心”功能不斷顯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用人需求會更多。
3月28日,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發布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形勢分析,上半年北京用人需求缺口約為0.8萬人。其中“高精尖”行業需求占比為21.5%,同比略有上升,需求量最大的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
因此,京滬的人才“征集令”,在人才的標準和領域要求比其他城市更為嚴格。北京明確加大科技創新、文化創意、體育、金融、高技能等領域人才引進力度。上海則聚焦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13個重點領域招攬人才,包括宇宙起源與天體觀測、光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量子科學等。
上海的方案還明確,高峰人才應具備的核心條件是: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突出成就,一般處於本領域全國前5名或國際前20名,或具有成長為世界級高峰人才的潛力。
第一輪人才爭奪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人才爭奪戰其實去年就已打響。
去年6月,武漢宣布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6天後,長沙提出5年吸引100萬人才;西安也宣布“5年投入38億,引才育才100萬”。其中,武漢發布的“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政策措施,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高效服務等方面,被稱為武漢市“史上最強人才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