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評社 秦正陽攝) |
中評社博鰲4月10日電(記者 秦正陽 張心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10日下午出席博鰲論壇2018年會“日本本經濟”分論壇時表示,日本應當進行結構性改革來解決20多年來的經濟痼疾,這也需要相當的政治認識和政治決心。
林毅夫介紹道,1991年以後的日本經濟,確實引起全世界經濟學家的一個高度關注。他解釋說,因為從1991年到現在,日本的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停滯的狀況,如果從統計數字來看在1991年的時候日本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85%,雖然最近這幾年開始恢復正的增長,但是經濟發展如逆水行舟,你發展的慢別人發展的快,差距就越來越大。
針對20多年來日本經濟的痼疾,林毅夫認為,日本應該進行結構性改革。林毅夫指出,這是1990年以後內閣首相都要想進行的結構性改革,但卻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佳人來”。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結構性改革在推行的時候是比較難的。他舉例道,比如日本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但是實際上它是一個很低效率的經濟體,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得到一些夫妻老婆店占用了不少勞動力,效率是很低的。林毅夫指出,日本應該在商業化方面進行一些改革,引進一些機制和外國零售商店的機制進來。
林毅夫進一步表示,如果日本真要進行這些改革的話,那些夫妻老婆店短期之間要關掉可能會增加失業,在經濟已經相當疲軟的時候如果增加失業的話,政府壓力會很大。怎麼來破解這種困境?林毅夫指出,如果日本進行結構性改革,那就必須由政府的方式創造一個很大的需求,一般發展中國家可以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一些消除增長瓶頸的,我把它稱為超越凱恩斯主義基礎設施的投資,來創造需求,然後給結構性改革創造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