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在2016年出現極端海洋熱浪後,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經歷了一次災難性死亡事件,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中的3863個珊瑚礁,近1/3的生態功能發生了變化。《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了這些發現,它進一步說明有必要評估珊瑚礁生態系統崩潰的風險,尤其是如果世界各國無法採取有效行動限制氣候變化,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前水平以上1.5℃~2℃。
澳大利亞湯斯維爾詹姆斯庫克大學的Terry Hughes及同事繪制了2016年發生極端海洋熱浪後的熱暴露的地理分布情況,以及由此引起的2300公里大堡礁沿岸的珊瑚死亡情況。他們發現雖然許多珊瑚因為高溫而立即死亡,但是仍有一些是在黃藻(與珊瑚共生的黃褐色藻類)耗盡後緩慢死亡的。珊瑚死亡與白化數量和熱暴露水平高度相關,尤以大堡礁北部1/3的珊瑚受創最嚴重。珊瑚死亡也導致幾百個單個珊瑚礁的珊瑚集群的組成和功能特性發生劇烈變化,原本成熟多樣化的珊瑚集群發生退化。
研究人員表示,白化前珊瑚集群不太可能完全恢復,因為許多幸存下來的珊瑚群仍在緩慢死亡,而且即使是生長較快的珊瑚,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更新換代時間。此外,大堡礁在2017年再次經歷了嚴重的白化事件,導致損害進一步擴大。因此,研究人員總結認為熱帶地區的珊瑚礁可能會繼續退化,直到氣候變化穩定下來,讓剩餘種群可以重組為耐熱珊瑚集群。
(來源:知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