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協茶座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張爽)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韓保江教授昨日在中國記協舉辦的“改革開放新征程”新聞茶座上表示,十九屆三中全會在講到政府機構改革的時候,開宗明義講得很清楚,機構改革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推進的一次改革,黨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是想用黨的領導去替代市場,是想通過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讓政府發揮更好的作用,給市場留出更大的空間。
韓保江表示,機構改革中撤並的大部分都是阻礙市場配置發揮作用的部門,“過去發改委確實有些事情管的相對多一些、細一些……現在應該說發改委的很多職能做了調整,特別是大量的審批事項完全交給市場,通過這種負面清單的方式交給企業自主來選擇,已經不再有政府管理和審批了。即便有的需要審批,也是事前變成事後,由事前審批制變成事後備案。”
韓保江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次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想通過把政府不該伸的手收回來,把市場這只手該作用的空間放大,真正使市場這樣一個最有資源配置效率的機制在中國的運行當中起主要作用。
韓保江認為,正是這樣的初衷下,這次機構的安排不僅做了國務院方面的機構調整和改革,而且黨的機構也做了很多的調整和改革。“這次國務院和黨的機構一共有12家正部級單位徹底都沒了,大家想想12個正部級單位,過去得養多少人,掌多少權,現在這些人全部通過調整通過分流,這些機構以後管的很多事情大大縮小。”
韓保江續指,這一輪改革是中國改革史上一次動作最大牽涉面最廣的機構改革,“通過這個改革,將來中國的社會活力、市場效率會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