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確實是稀缺產品,人之間如此,國之間如此,大國之間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沒有最低程度的相互信任,兩國溝通成本太大,幾乎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做什麼都會別別扭扭。由於特殊歷史及現實因素,中印關係需要兩國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引領,不斷給雙邊關係注入強心針,高層之間更要增信釋疑。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所強調的,中印之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互信問題,建立起政治互信,喜馬拉雅山再高也阻擋不了相互加強友好交往;而缺了互信,就是一馬平川雙方也難走到一起。
其次,避免兩敗俱傷的相互拆台與消耗。兩個超過10億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大國相繼走向現代化,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應該避免的是相互猜忌、相互消耗。冷戰結束後20多年間,中印總體上保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兩國在經貿、投資、人文交流等諸多領域的合作成果豐碩,共同和共享的利益蛋糕不斷做大,雙方都在努力地維護合作與協調的關係主基調。中印互為最重要的鄰國之一,也是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一個健康穩定的中印關係符合兩國根本利益。中印最危險的敵人是國內的貧窮和不發展,兩國影響世界最有力的方式是改變自身。中印經貿投資關係雖然遇到一些問題,但其巨大潛力仍尚未獲得充分釋放。兩國作為後發國家崛起,都在不斷承受著國際體系主導力量的擠壓、敲打甚至遏制,雙方在國際舞台上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因此,中印兩國應在共識領域相互支持,攜手壯大,而不應相互拆台,兩敗俱傷。
再次,兩國需妥善處理敏感分歧,防止其綁架兩國關係,盡量多地釋放兩國關係的正能量。中印在邊界、涉藏、經貿投資、中印巴互動問題、地區互聯互通、地區及全球地緣戰略關係等領域存在分歧,這對中印這組特殊的雙邊關係而言,尤其正常。這些問題需要外交智慧來解決,決不應被用來綁架中印總體合作關係大舉的手段。兩國應在基礎設施擴建及現代化、城市化經驗交流互鑒、製造業與服務業優勢互補、共同應對能源安全、合作應對糧食安全、聯手維護開放穩定的國際貿易體系、共同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協力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與和平的周邊環境等領域強化合作。中印應並行推動貿易與投資合作,實現平衡發展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和鐵路等基礎設施合作,促進中印兩大市場融通與對接。人民如能從兩國交往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會變成支撐中印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最後,兩國須著眼長遠考慮,構建多支柱、覆蓋主要利益攸關方的中印合作關係網絡。高層互訪是推進兩國關係的利器,兩國需要保持制度化的最高政治層級互訪,保證各層級官員經常性交流,防止關係走形變樣。兩國軍方和戰略研究界需保持高質量的、非對抗性的定期對話,減少戰略誤判,增進戰略互信。隨著雙方海外利益日趨交融和重叠,雙方還有必要建立某種形式的海外利益溝通協調機制。此外,兩國學術界、媒體、文化界對話以及民間往來的便利化舉措,對雙邊關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意義深遠。
總而言之,中印關係已經步入新時代,兩國政府和人民恐怕得重新梳理或重新確認雙方共同利益及對未來的共同願景。兩國應該摸索一條相鄰大國之間獨特的相處之道,可稱之為“中印關係模式”:即在領土主權和戰略信條上猶存重大分歧、短期內無解的背景下,兩大鄰國仍能有力地管控有關爭端,聚焦共同利益,務實拓展合作,保持關係持續高水平運行,擴充對抗與合作兩個端點之間的回旋空間。只要雙方深入開展戰略溝通,及時消除戰略疑慮,有力管控邊界等棘手問題,中印合作的戰略價值就會更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