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近日,深圳皇崗海關連續查獲5宗攜帶“無刺仙人掌”銀冠玉入境案件。據深圳海關通報,多肉植物銀冠玉含有致幻生物碱,可令人產生幻覺、精神混亂,甚至威脅生命。於是網上開始流傳“多肉植物會致幻,千萬不要養了”的消息。這對喜愛“多肉”的朋友來說,無疑是個致命打擊。
那麼,我們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種“多肉”了呢?是所有“多肉”都有毒性還是只有一部分多肉植物具有毒性呢?為此,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
別恐慌 有毒“多肉”不入口就沒事
人們常說的多肉植物,在植物界不是指單一的某個科屬類群,而是對莖或葉的營養器官具有肥厚多汁特點的一類植物的統稱。據統計,常見的多肉植物至少來自25個科,如蘿藦科、仙人掌科、番杏科、景天科等,全世界各種多肉植物近1萬種。由於“多肉”在植物界中的來源複雜多樣,因此不可以偏概全地對其作概述。
中國科學院昆明事務研究所標本館工程師上官法智長期以來關注植物及其毒性的研究。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深圳皇崗海關截獲的銀冠玉,是仙人掌科烏羽玉屬植物,原產於北美洲西部。此屬植物含有名為“墨斯卡靈”的生物碱,因此也被多肉愛好者稱為毒仙人掌。服用這種生物碱後,會短暫影響人的聽覺、視覺感受,從而產生幻覺,是一種植物類致幻毒品,過量或者長期攝入的確具有極大風險。
除了銀冠玉外,還有一些科屬的多肉植物具有潛在的毒性風險,也須引起注意。比如,大戟科大部分多肉植物的白色汁液有毒,如麒麟掌、布紋球、龍骨、光棍樹等莖葉中的白色汁液會讓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等過敏症狀。
而蘿藦科的多肉植物一般也不好惹,它們的白色乳汁常有毒,不宜食用。此外在龍舌蘭科、景天科和仙人掌科植物中,有部分物種的汁液、毛刺,會引發皮膚瘙癢、皮炎和一些過敏症狀。
但是即便如此,人們也無需對多肉植物有過多擔心,上官法智強調,有毒多肉植物只是“小眾”,並且其毒性物質多數屬於生物碱類,並不具有揮發性,只要不入口,一般不會有健康風險。如果皮膚不小心接觸到植物汁液,及時用清水清洗即可。一些可能造成健康風險的多肉植物,則須遠離小孩和寵物,以免誤食。
能治病 不少“多肉”具藥用價值
其實多肉並不是只有致幻之毒,有些還有治病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