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網評:涵養新時代青年的圓夢力量
作者 曾俊嘉 湖北省武漢市 選調生
黨的十九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再次號召全國青年繼續發揚五四精神,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青春之我,青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青年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從舍身炸碉堡,用生命為新中國打開勝利大門的董存瑞,到英勇駕戰機,用豪情為新時代譜寫興軍最強音的劉銳,青年的身影不曾消失;從“五四運動”發出的愛國呐喊到“北斗衛星”迸發的強國力量,青年的聲音不曾減弱;從雷鋒到郭明義,青年的精神不曾間斷。立足新時代,廣大青年生逢其時,更要扛起重任,追逐青春理想,釋放青春激情,奉獻青春時代。
愛國之我,是高擎愛國火炬的新時代青年。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久經歷史風雨洗禮而屹立不倒的關鍵就在於中華兒女的深厚愛國情懷,無論何時何地,心中有國匯聚成了中華民族天生的民族精神,也是最堅定的愛國精神。青年一代,是希望的一代,沒有愛國之心的青年,就像種子失去了土壤,最終無法開花結果。廣大青年必須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傳承中華文化的精華,永葆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要高高挺起愛國精神脊梁,時刻把為國為民擺在第一位。要杜絕“口號”式愛國,真正把個人理想與民族夢想緊密結合,把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密切統一。新時代青年要堅定不移地忠實愛國。
奮鬥之我,是永立鴻鵠之志的新時代青年。“志不強者,智不達”,只有志存高遠,我們的行動才有目標和方向,才能卯足幹勁,充滿動力。“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生不畏強權,在不懈努力下守住了國家主權,進入新時代,秦玥飛躬耕隴畝,用“造血”建設鄉村,無數事跡都在啟示我們,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青年更是拼搏奮鬥的先鋒。廣大青年要牢固樹立奮鬥幸福觀,培養奮鬥精神,做到信念堅定、志向遠大、吃苦耐勞、頑強拼搏。1939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新時代青年要矢志不渝地奮鬥終生。
進取之我,是暢游無涯學海的新時代青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青年而言,學習是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只有知識豐富,個人才能成才,事業才能成功。廣大青年在知識學習上要掌握“靜”和“經”。一要靜心學,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信息時代,網絡讓學習更加便捷,但也充斥著許多“快餐文化”,這些“碎片化”知識不僅不全面,而且可能誤導我們,青年學習就要沉潛內心,在字裡行間中領悟求知。二要經常學,戒除打魚曬網的懶惰心態。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沒有休止符。廣大青年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能滿足於“一次性學習”的得過且過狀態,要不斷用新知識武裝頭腦,在長期學習中挖掘和激發自我的無限潛能。新時代青年要堅持不懈地求真才實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