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網評:搶到人才,就贏了嗎?
來源:中國網 作者:範永茂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近日,很多城市特別是不少地方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人才爭奪模式”,掀起了新一輪的人才爭奪戰。為了搶奪人才,各城市紛紛出招,頻頻伸出橄欖枝,不僅大大放寬年齡、專業條件,在各種引人的優惠政策措施中,解決戶口幾乎成為“標配”。
個別城市甚至出現了在這些人才新政和落戶政策吸引下,申請者大量湧入導致系統網絡癱瘓的現象。因落戶需求太多,有人選擇通宵排隊取號落戶。
這種熱現象的背後其實是戶籍制度對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影響和限制。
首先,在當下這一輪的人才爭奪戰中,北上廣這樣一線城市幾乎是無動於衷的。應該承認,在一線城市疏解人口壓力、收緊戶口政策的背景下,人才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發展潛力巨大的地區流動是一個客觀和合理的現象,畢竟單憑幾個城市解決不了中國巨大的就業壓力問題,區域間和城鄉間的差距的縮小也需要人才合理流動做保障。人才是市場供給側的主要要素之一,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是要使得人才這樣的要素能自由流動,能到最合適的地方發揮作用。但我們看到,現在人才爭奪戰下,人才的流動不完全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是地方政府政策選擇的結果。
更進一步說,人才往什麼地方流動,就是一個“用腳投票”的博弈過程。
城市只有拿出真金白銀,有實實在在的服務托底,才會對人才有吸引力,才能留得住人。搶人不易,留人更難。這就是為什麼一線城市無動於衷,就是因為一線城市有著比其他地方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具有天生的壟斷性競爭優勢,和周邊形成政策窪地效應。
天津就很明顯,據報道,申請落戶天津的人有超過7成來自北京。天津的人才政策能夠吸引人就是因為天津能在北京的輻射下和京津冀一體化的帶動下,有相對不錯的公共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