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媒:“智能作物”將取代米飯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5-27 10:37:21


 
  與此同時,魚、肉、乳製品、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大幅上升。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曼谷的資深經濟學家戴維·道說,大米仍將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一種作物,在飲食中扮演關鍵角色,也是亞洲文化的象徵,不過未來隨著新的食物不斷湧現,大米將不再占據主導地位。

  他說:“這是亞洲未來的趨勢,營養充足的人會有更好的表現。只靠米飯來填飽肚子是不能做到這一點的。還需要更多的魚、肉、水果和蔬菜。”

  據說大米最早於一萬多年前在中國的長江流域開始栽培。在亞洲,大米最初主要供富人消費,直到20世紀60年代“綠色革命”之後才變得普及,當時亞洲各地的政府為了提高水稻產量並養活日益增加的人口,引入了更高產的種子和更優質的化肥。

  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駐海得拉巴的首席科學家S·K·古普塔說,在印度,營養不良問題是政府推廣小米的一個原因,因為它含有的蛋白質、纖維素和微量元素比大米和小麥更為豐富。

  此外,小米生長時需要的水較少,而且可以長在鹽碱地並忍受更熱的氣候,隨著南亞地區溫度和海平面的上升,這些因素變得至關重要。

  古普塔說:“從歷史上看,很多人吃的是小米和玉米,但是在他們移居城市以後,他們轉而開始食用大米和小麥。”

  他對湯森路透基金會說:“如果小米可以更方便地獲取,會促使消費者重新開始食用這種作物,而如果小米的價格更高,農民會種植更多小米。這樣的局面已經在出現。”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道說,亞洲富裕地區不再把大米作為主要食物的趨勢符合貝內特定律,該定律認為,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消耗的像米飯這種含大量澱粉的主食會大幅減少。

  據糧農組織估計,在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2364美元(約合人民幣15089元)時,大米在飲食中的重要性就會降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