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另一方面,現階段全面推廣“共享護士”也不是沒有一點問題。例如,它在運營中會不會出現諸如外賣等其它互聯網服務平台常見的“人證不合”、冒名頂替的“黑護士”問題?再說,就算是“有證”的正規護士,其專業素養和擅長領域也千差萬別,況且上門護理也不比在醫院病房,萬一出現緊急情況也不好及時、有效處置,容易引發醫療事故和相關糾紛。因此儘管“共享護士”“看上去很美”,但其中暗藏的風險隱患也不容小覷。同時還有法律人士指出,當前不但對涉及“共享護士”服務的醫療責任不好認定,並且還有可能“被認定為違法執業”。
儘管信息化浪潮不可阻擋,“互聯網+醫療健康”也是大勢所趨,然而從現實來看,網絡的虛擬和隱身特性常常會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並滋生不少風險亂象。醫護服務關係患者健康安危,更是不容出現任何問題。為此,相關部門應當針對“共享護士”這一新事物、新服務,未雨綢繆、提前謀劃,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建立完善“共享護士”准入制度和運營規則,明確監管部門和經營紅線,健全配套的責任劃分、權益保障和爭議糾紛解決機制,確保“共享護士”服務在安全、規範的軌道內運行,讓它更好造福廣大患者。不要總是等到問題發生、眾議汹汹之時才想起亡羊補牢、救火堵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