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2017年,海原縣三河鎮的馬才元家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一家人從山上的丘陵村搬到了山下的富陵新村,告別了破爛不堪的土坯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其次,曾經未曾謀面、“飛”在外面的牛也落入新家,給他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過去,牛是在外面‘飛’呢,我們根本見不到,每年等著領錢就行。”馬才元一邊將切好的草料喂給牛兒,一邊和記者侃侃而談:“肯定有人覺得啥都不幹就能領錢好,但我覺得還是自己養著踏實。”
海原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西海固中的“海”字就指代海原。丘陵村則正是當地惡劣自然條件的縮影,村民稀稀落落分布在高低起伏的黃土丘陵中,山大溝深、乾旱缺水、交通不便,種種客觀條件限制了村民自力更生、脫貧致富,“飛牛”養殖扶貧模式應運而生。
據三河鎮副鎮長閆青英介紹,所謂“飛牛”,即以貧困戶扶貧貸款作為資本金通過合作社入股企業,用於企業發展奶肉牛養殖業,貧困戶享受企業養殖利潤分紅,旨在解決無自我發展能力和無養殖條件貧困戶的脫貧難題。
“1年能分1500元,對我們來說可是一大筆錢呢。”馬才元告訴記者,在山上住的時候一家人靠天吃飯,種些小麥、雜糧,偶爾打打零工,一年下來頂多能掙1萬元。
1500元不是一筆小數目,但馬才元早就有了讓“飛牛”回家裡的打算:“2016年我確定要搬下來時,就和家人商量自己養牛。他們一開始擔心沒技術,但我覺得想脫貧,就不能光指望別人,沒技術咱可以學。”
馬才元的想法和當地政府部門不謀而合,“飛牛”養殖扶貧模式在2017年3月宣告結束。閆青英說:“‘飛牛’模式誕生的先決條件是貧困戶沒有自我發展能力和養殖條件,搬遷後,村民有了養牛條件,‘飛牛’模式就顯得不太合適。”
閆青英解釋說:“扶貧先扶志。讓貧困戶躺著拿錢,容易滋生‘等靠要’思想。我們目前鼓勵貧困戶通過貼息貸款在自家發展養殖業,並給予其技術、銷路幫助。”
2017年7月搬入新家後不就,馬才元就在父親和自家院裡蓋起了牛棚,申請了政府扶貧貸款,把“飛”在外面的牛接回家。在政府及企業提供的技術幫扶下,如今6頭牛兒長勢喜人,膘肥體壯。
“今年下半年就能出欄賣錢了,估計掙個兩三萬元不成問題,明年再多養4頭牛……”馬才元對脫貧致富很有信心。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