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6月15日下午,龍游縣溪口鎮靈下村文化禮堂舉辦“衢州有禮·古風端午賜福禮”暨包粽子大賽。當地14個村共派出40位包粽能手參加比賽。
禮堂里的桌子圍成一圈,當天包的是梅幹菜肉粽,包粽子用的材料也準備好了,拌入醬油和赤豆的糯米裝在不銹鋼大盆里,分到了各位選手的位置上,裡面裝有2公斤重的糯米,大約能包30多個粽子,邊上的小盆里裝的是梅幹菜扣肉,紅繩和剪刀也發到了每個參賽的村民手上。
包粽子大賽以30分鐘為限,要求粽子大小適中、均勻,單個不超過80克,還要做到“點米不露”,捆扎整齊、不鬆線。
來自大沃口村的邱小軍忙著將一沓濕漉漉的粽葉一張張整理出來,在比賽中,粽葉整齊也能提高包粽子的速度。主持人一再強調要聽口令才能開始,選手們把剪刀插入了糯米中,耐心等待開始。“比賽開始!”主持人一聲令下,80只手同時忙碌了起來。邱小軍把繩頭咬在嘴里,手上動作不停。包粽子的過程,可以概括為三折一纏,第一折將兩張重叠的粽葉折成三角形的托,放入米和餡,用手裹緊壓實,再把粽葉折回來包出粽身,第三折將起多餘的粽葉折在粽身上,最後纏緊棉線就成型了。
半小時內,邱小軍包了51個粽子,相當於一分鐘包好近2個。邱小軍說,自己很小就包粽子,熟能生巧。
在邱小軍邊上,廖連珠包出來的是長粽,她的粽子10多厘米長,但瘦了許多。每個粽子的長度竟然差不多,造型也很別致。不過因為包的是長粽,速度上吃虧很多。
現場有人還包了大粽子。許樟鳳等3人合作,一人負責綁繩,一人添粽葉,一人加米,愣是包出了一個1米多長的粽子。主持人問:“有考慮過用什麼鍋煮。”“哈哈,用蒸汽。”現場笑聲陣陣。當天,靈下村文化禮堂還舉辦了現場畫鐘馗門神、雄黃點額畫“王”、系長命縷等傳統端午民俗活動。
來源:浙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