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伊核協議前景不明,巴以衝突硝煙又起,敘利亞問題日趨複雜,也門戰事再度激化……
今年以來,中東地區持續見證矛盾演變、博弈加劇、衝突頻發,原有地緣政治架構進一步調整,各種力量消長或重組。其中,伊朗、以色列、沙特、土耳其等地區大國交鋒愈加激烈,“四國演義”無疑將對未來中東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伊朗:壓力倍增
自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以來,伊朗外部壓力驟增,國際環境顯著惡化。以色列不斷擠壓伊朗在敘利亞等地的戰略空間,沙特領導的多國聯軍近來在也門加大了對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的攻勢。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要求其他的協議簽署方“保證伊朗利益”,但實際上這一訴求不易實現。
一方面,伊朗謀求從歐洲獲得投資並增加對歐油氣出口,但歐洲相關大公司利益與美國緊密相連,不太可能冒著美國制裁風險繼續與伊朗合作。歐洲各國政府雖有意維護本國企業利益,但缺乏有效應對辦法。另一方面,伊朗在外貿上嚴重依賴美元,油氣出口長期使用美元結算。美國的金融制裁勢必對伊朗經濟造成不利影響,而其他國家也無法完全抵消這種影響。
面對美國壓力,伊朗的對美強硬派可能再次占據上風。本月初,伊朗宣布將提高鈾濃縮能力,並準備製造新式離心機。雖然伊朗主張這些活動仍在伊核協議框架內,但其釋放的信號耐人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