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場專題民主生活會,何時開、如何開,其中有何“講究”?盤點各地做法:在開會時機上,一般選擇影響大、具有重要警示意義的典型案件,在其黨紀處分決定作出之後不久進行,做到趁熱打鐵、乘勢而上。在開會範圍上,主要根據違紀者職務、組織關係、分管工作、主要違紀事實發生地等情況確定。例如,張傑輝落馬後,因其案發地主要在河北、遼寧,兩省相關部門和單位都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李貽煌長期任職江西,會議則在當地進行。
把自己擺進去“紅臉”“出汗”,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起來
“蔣某某擔任縣委書記期間,把跟他有不正當關係的售樓小姐提拔成了縣住建局副局長。圍繞這個問題,縣委班子成員談了對蔣某某的看法、自己當時的態度以及是否存在失職失責等問題……”談起不久前親歷的那場專題民主生活會,江蘇省宿遷市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徐保明直呼“震撼”。
會前,宿遷市紀委監委明確要求參會人員做到“四個談清楚”:談清楚對被調查人的認識,談清楚自己與相關涉案人員的關係,談清楚自己在被調查人所犯錯誤裡有沒有責任,談清楚自己有沒有問題需要向組織交代。“每個人都把自己擺進去,自我剖析有‘幹貨’,警示震懾作用就出來了。”徐保明說。
專題民主生活會的威力,還在於班子成員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例如,安徽省委常委會“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就突出“兩個堅持”:堅持問題導向,省委常委班子對照檢查材料中,查擺問題和剖析原因部分占總篇幅的87%;堅持紅臉出汗,相互批評“幹貨”達50多條。“每個人都臉紅了,有的臉紅了多次。”班子成員對照身邊的前車之鑒,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作自我批評,並互相進行坦誠、有辣味的批評,有利於“去灰”“除塵”“治病”“拒腐”。
回到“事故現場”找原因、補漏洞
“爛樹”不能一拔了之。回到“事故現場”找原因,把反面典型跌入違紀違法深淵的教訓給黨員幹部說深說透,有助於實現處理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