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生活:時空壓縮
農業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很多農民沒法離開農村。近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但農村的醫療、教育、文化等,已滿足不了很多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背景下,一些富裕起來的農民在城裡買了樓房,成了“准市民”,開始享受城市中很多公共服務,城鄉之間穿梭的“兩棲”農民隨之出現。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說,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兩棲”農民是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也是特殊現象。他們長期在縣城和農村之間流動,享受著便捷的城市生活,子女在縣城讀書,又沒有失掉農民身份。
“兩棲”農民越來越多,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受城裡人影響發生了深刻變化。黑龍江省孫吳縣沿江鄉哈達彥村位於黑龍江畔,是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村民靠種田為生。農忙時候,哈達彥村村民溫如平卻不用去地裡。“我家的300畝地加入了合作社,老公在合作社打工,等過段時間,我們就去煙台旅遊一圈。”溫如平說。
哈達彥村黨支部書記楊海江說,全村1000餘人,其中小轎車保有量200多輛,一多半的家庭在城裡買了樓房。一到冬天,村裡多數人家都進城了,春耕農忙時再回村。為了適應這種“兩棲”農民的生活方式,村裡的活動也延伸到城裡。
哈達彥村每年有組織三八婦女節大聯歡的傳統。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平時住在城裡,他們把活動也辦到了縣城。哈達彥村村幹部付萍說,近幾年,每年的三八婦女節當天下午,在村裡組織完活動,晚上再趕到縣城,把村裡住在縣城的婦女召集起來再搞一次聯誼,加深村民之間的感情。
土地規模經營速度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種糧大戶也隨之越來越多。當前,我國對農業投入和傾斜較多,很多種糧大戶收入提高,開始在縣城買樓房,奔跑在城鄉之間,開著轎車種地的“兩棲”農民越來越多。
黑龍江省同江市綠農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津江說,“高挽褲管、腳踩黑土、泥濘滿身”辛勤勞作的傳統農民形象正在改變,一部分新型經營主體“開著皮卡、穿著皮鞋、住在縣城”種田正成為新時尚。在他看來,“兩棲”農民有望成為“職業農民”的重要來源,解決以後“誰來種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