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講,虹鱒到底能不能算三文魚,並不影響虹鱒魚本身的食用和市場價值。因此,此一問題的爭議,不應該演變為對虹鱒價值的否定。在爭論之外,有一個問題,或許對於虹鱒的養殖公司而言更顯重要——既然虹鱒自有其價值,那麼是否一定要傍“三文魚”的大名?或者說,是否一定要生吃才能證明虹鱒的價值?
面對爭議,行業協會與企業站出來發表意見,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團體標準的局限性,卻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對於三文魚產地的標注,在不具有強制性的條件下,如何保證其執行效果?引發三文魚與虹鱒之爭的一個導火索——國內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產自青藏高原,過去消費者就大多不知情。這種低透明度的市場信息生態,不僅對消費者不利,恐怕也不利於虹鱒魚市場的長遠發展。
另外,虹鱒與三文魚之爭,其背後還有更深的背景。有媒體披露,“水產造假嚴重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2010~2012年間,世界海洋保護組織(OCEANA)在美國的一項調研發現,21個州的零售和餐飲提供的魚類有33%是虛假標注;2016年,一項綜合了來自55個國家的200多項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20%的魚類樣品存在虛假標注……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僅希望虹鱒與三文魚的爭論從行業到監管部門都能夠有權威結論,更期待它能夠撬動水產品監管的升級。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