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正本清源”
“我們政府是在玩政治遊戲。”聽證會期間美國旅行包生產商羅斯·畢曉普這樣對記者說。他曾和東南亞國家工廠接觸,也曾嘗試在美國生產,但後來發現還是和中國廠商合作“性價比最高”。
過去一周的聽證會上,數百名“陳情”的公司和行業代表要求政府慎重決策,充分考慮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利益。大家都知道,聽證會是美國政府加征關稅前的例行流程,其目的是聽詢民意、為各方提供發表意見的渠道。但在此前圍繞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舉行的兩輪聽證會上,壓倒性的反對之聲最終未能改變美國政府的徵稅決定。有媒體因此嘲諷說“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
不過,此次聽證會上代表們的發言還是讓人們對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實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一些模糊的問題也得到了澄清。
例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即便是美國科技企業也不贊同政府借此為名揮舞“關稅大棒”。著名電腦周邊設備製造商羅技公司代表馬克·坎齊在聽證會上說,羅技在中國有自己的工廠,知識產權從未遭到過侵犯,也沒有碰到強制要求轉讓技術的情況。“與其他國家相比,羅技在華全資公司的知識產權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聽證會上,“中國製造”廣受美國業界好評,“產品質量好”“製造工藝成熟”是代表們發言中的常用詞。一名美國官員在翻看一家美國家具商提供的材料時,不由誇獎了一番這家公司在中國製造的成品家具,逗得現場不少人都笑了。
美國消費者和業界對“中國製造”產品和供應鏈地位的認可,從側面反映出中美經濟的互補性與依存度。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製造”幫助美國消費者節省了可觀的生活開支,幫助美國企業實現了更優配置和更多利潤,還為美國經濟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這些,才是中美互利共贏經貿關係的真實寫照。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