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公交系統。一方面,積極開展社區咨詢和合作,了解居民需求,有針對性地完善公交設施,如設定各種輔助設施、停靠設施及殘障人士設施,大約90%的公共汽車站都有座位和遮擋篷;修建自行車停放點,拓寬自行車專用道,使共享單車規範化;改善人行通道,例如修建過街天橋等。
另一方面,合理調整價格,補貼公交系統。負責公交定價的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會通過定期追蹤每個家庭的公交支出與收入的平均比例,確保公交票價在合理區間。同時,給予較低收入家庭更多的公交費用補助。由於新加坡政府大量補貼公共交通系統,公交票價變得越來越便宜。在過去5年間,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統的成本上漲了60%,票價卻下降了2%。
大數據應用隨處可見,發展全方位智能交通
新加坡政府於2014年提出建設智慧國願景。顧清揚認為,新加坡致力於發展一個全方位的智慧國,通過智能交通來服務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大方向。
在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系統中,隨處可見大數據技術的身影。還處於測試階段的“早鳥計劃”鼓勵錯峰出行,市民早高峰前乘車可享受免費,大數據監測則可以對這一方案能否能緩解擁堵進行評估。巴士等候服務則利用基準數據設定巴士進站等候時間,根據等候時間是否達標對巴士運營商予以獎懲等。
自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就開始實施電子道路收費系統來解決繁華路段的交通擁堵問題。新加坡在鬧市區劃出了限制區,除公交車外,其他車輛進入限制區必須付費通行。該系統還能根據路段擁堵程度實時調整收費價格。數據顯示,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實施後,每天進入控制區的交通流量減少了20%至24%,行車時速明顯提高。管理者可監測全國範圍內的交通狀況,從車輛數量到平均車速,並通過道路布局圖標注出擁堵和事故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