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在其備忘錄文件中表示,儘管在方法和實施方面存在差異,但歐盟和中國都知道確保各自的倡議實現良性協同工作對彼此都有利。
德國財經網評論說,歐盟的這一戰略顯然是對北京的回應,但這並不需要解讀為一種對抗。實際上,歐盟和中國的倡議並不總是“平行道”,很可能會不斷出現“交匯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期待歐盟在促進亞歐互聯互通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對外傳遞促進亞歐各國經濟合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信號。
有輿論分析認為,《設想》可以看做是貿易戰升級背景下,中歐合作的又一個途徑與窗口。這折射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環境下,中歐相向而行,並為彼此留出合作空間。
化挑戰為機遇
《設想》從願景到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挑戰和機遇將並存。如何化挑戰為機遇,是歐洲各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王朔看來,《設想》實施的首要挑戰是歐盟自身。歐盟組織相對鬆散,加之利益分配不均,歐盟成員國時常意見不一,在很多問題上都難以達成一致,嚴重減弱了歐盟統一實施政策的力度。其次,歐盟過分強調規則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手腳,制約了發展,存在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分析認為,作為全球一支重要戰略力量,歐盟在推進歐亞互聯互通的進程中,希望能夠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為歐盟成員國企業謀得更多實際利益,有塑造、影響這一進程的需求。
莫蓋裡尼表示,“歐亞之間聯通程度越高,我們的機會就越多,特別是在尋找共同政治解決方案以及為公民帶來經濟繁榮方面。我們的方式是歐盟的方式:在所有領域本著尊重共同規則的原則建立更強大的網絡,加強各個可持續互聯互通的夥伴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