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續道,再以觀塘三接的環評為例,21個環評委員中有3個學者因拿過中油的計劃補助迴避,剩下的18個委員中政府官員佔了7個,剩下的11個學者專家中有8個拒絕出席會議,表達最深沉的不滿,出席的3個學者有2個投下了廢票,我不了解這3個委員為何要去參加會議讓會議能夠召開,投廢票就表示他們不贊成觀塘三接,否則就投贊成好了,既然不贊成,又為何要促成會議?難道他們有什麼難言之隱?是受到什麼威脅、壓力?應該查查看這3個學者有沒有拿中油以外的政府機關或“環保署”研究計劃?如果政府以此施壓就太不應該,一點沒有“江湖道義”!
失去公信力難復返
一個像觀塘三接這麼重大的開發計劃,它的環境影響眾所矚目,在短短時間內連開3場評估會議,就是硬要硬推過關,最後幾乎全數由官員支持通過,學者專家不是缺席杯葛就是投廢票,以這樣難看的方式霸王硬上弓,對“環保署”、對環評會的公信力都是重大的打擊,大家不會再輕易相信“環保署”31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為守護台灣環境的公信力,公信力一旦失去,就像大江東去回不來,就算“環保署”升格為環保部,再也得不到人民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