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覽從“國”與“家”兩大方面入手,以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核心。康熙時期家具製作繼承明代宮廷風格,在髹漆與螺鈿鑲嵌工藝方面卓有精進,整體風格渾厚質樸又不失莊重華美。雍正時期造辦處的製作思路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創立了內庭恭造的式樣。雍正帝始終堅持家具製作的文人元素,親自參與家具的設計與打樣,使這一時期的家具充滿了清雅雋麗的特點。乾隆時期家具利用各種成熟工藝和珍貴材料,不僅樣式豐富,而且還融入了深厚的儒釋道文化元素。從紫禁城到三山五園,從盤山行宮到避暑山莊,乾隆帝對室內家具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根據不同的環境配置不同的家具。
反映出明清的整體工藝水平
據悉,故宮博物院現存明清家具,年代從明永樂至清宣統年間,其中以清代宮廷曾經使用的為主,而清代又以乾隆朝留存下來的家具數量最多,品種涵蓋坐具、臥具、承具、庋具、屏具五大主要類型。按照材質劃分主要為漆家具、硬木家具、白木家具。裝飾手法則以雕、嵌為主。藝術風格則涉及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洋式家具等。這些文物多為明清兩代宮廷禦用之器,數量眾多、品類完備、樣式豐富,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家具在設計和製作方面的精髓與意蘊,其研究價值亦不可估量。
清代宮廷以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其下設立造辦處專門承辦皇帝欽交活計。限於內廷的空間,造辦處在人員數量以及物料儲備方面有限,其製作家具多以精細小巧者居多。而同樣屬於內務府系統的織造等處,設立於富庶之區,交通四通八達,兼有人工與物料之便,承辦了大量由造辦處設計的禦用家具,成為宮廷製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此外,由各地官員呈進的貢品也是宮廷家具的重要來源,其特點在於成堂配套,數量龐大,且用工用料毫不遜色於內廷所制者,這些貢品家具在經過皇帝審定之後,最終得以進入宮廷。
可見,宮廷家具不僅限於宮廷,同時也反映了明清的整體工藝水平,通過對其造型、紋飾、用料的觀察,可以體會不同地區、不同匠做風格之間的差別,對傳統家具發展的最後高峰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這些匯聚於宮廷之中的家具珍品,又可與《活計檔》《貢檔》等原始文獻材料相互印證,再配合匠作則例觀之,可以對傳統工藝手法、製作規制有更加詳盡與切實的理解。“因此,對於數量如此眾多的家具文物,故宮將以家具專館為中心,逐步推出系列展覽,使之在當代發揮應有的作用。”單霽翔說。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