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文化“走出去” 海外僑胞來助力 
http://www.CRNTT.com   2018-10-17 13:32:45


 
  角色:傳承與傳播

  從歷史看,華僑華人始終是中華民族根系中跨洋越海的特殊分支,連接著中國與世界,既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又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我擔心一個中國面孔的孩子不會說中文,更擔心他們忘記自己的中國根。”在德國華僑華人聯合會主席李阿平看來,文化傳承必須從學習語言開始。為了讓孩子有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1995年,她和幾位家長開始籌辦華文學校。

  “文化沒有國界,最能使人放下戒備。”談起華文教育的發展現狀,李阿平感觸頗深。“通過參與我們華文學校舉辦的一些中國文化活動,一些德國人也開始對漢語感興趣。還有一些德國人受到子女學習中文的影響,開始主動了解中國。他們對華人的態度也越來越友好”。李阿平認為,以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為載體,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能夠使華僑華人在異鄉找到知音,也能使當地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華人群體。

  “自2014年來到埃及後,我參與了許多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的活動。”穆姝丹說,“這些活動不僅吸引當地人,也吸引很多華僑華人前來圍觀。很多當地中資企業也會參與並進行資助。在距離祖(籍)國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華僑華人聚集起來感受中國文化,讓我感受到海外游子對祖(籍)國的眷戀,也增強了我把中華文化之美傳播出去的信心。”

  吳昊認為,對生活在海外的“華二代”“華三代”來說,通過多種方式了解中華文化非常重要。“不能只通過父母介紹,而要多看、多體驗,親自參與相關活動,才能真正體會中華文化的魅力”。

  使命:橋梁和紐帶

  從2001年起,邱金蓮就開始在毛裡求斯教授中文。現在,她還在當地一家廣播電台擔任中文頻道的播音員,並在一家華文媒體從事政治新聞的翻譯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發現有些外國學生和國外媒體對中國存在一些誤解,有些甚至是常識性錯誤。他們並非都是對中國有敵意,而是對中國缺乏了解。”邱金蓮說,“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擺出事實,耐心地與他們交流,努力消除他們的誤會。我逐漸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不僅僅是教中文,還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使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語言文化,了解中國的發展狀況及政策立場。”

  正如邱金蓮所說,生活在海外的華僑華人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維護中國良好形象的重要使命。

  “融入主流社會、贏得當地民眾的認可非常重要。”李阿平講述曾與德國朋友一起慶祝農歷中國新年的經歷時坦言道。她還提出,“中國的漢字書法、傳統武術、雜技等文化元素在海外粉絲很多。僑團要主動聯絡主流社會,積極向所在國民眾弘揚中華文化,同時注重提高僑領的素質,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黃偉文還提出,官方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民間機構的積極參與應相輔相成。“我們之前舉辦的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得到了中巴兩國文化部門、大使館的全力支持,達到了預期效果,對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大有裨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