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初用大橋就有不愉快經驗,對於因貨運遜預期而要增加倚靠客運的大橋來說,如要做好促進三地融合的“民心橋”任務,就必須急謀補救改善,以免不停趕客,有的吃了苦頭不願來第二次,有的看了負面報道根本不來。頭開得不好,以後要重新吸引旅客人流,恐要事倍功半。
配套不周須速解決
無論日後大橋少了新鮮感後旅客會否減少,當局都要好好解決當下的疏導人流問題,首先是檢討巴士車隊調動時間,出動更多雙層巴士,應付高峰人潮,並且預留足夠人手和彈性,按照臨時需要而加班。此外,要與旅遊業界溝通,看看可否避免擠在一起回程,同時預先掌握旅行團回程時間人數,方便調動巴士配合。
通車初期還暴露了三地口岸配套設施不足,廁所是所有口岸都面對的問題,而食肆不足令不少候車旅客要到便利店“掃貨醫肚”,連部分食品貨架都被掃空。更大問題是內地旅客來到本港口岸卻沒有找換店,而港客到內地和澳門口岸卻難用現鈔購買車票,在在需要三地管理當局以人為本、以客為尊來改善解決。
車流方面,當初擔心“逼爆”東湧和澳門的情況,沒有出現,當局可以放心批出更多私家車配額,令更多商務客和自駕遊人士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