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對於這些違法違禁音視頻,究竟由誰來清理,如何來清理,還得有點法律意識,遵守法規程序,不能信馬由繮,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下發了一份通知文件,涉及“全面清查在校師生手機、電腦、移動硬盤”等內容,引發網絡熱議。
不妨細看一下惹來“指責”的紅頭文件。在這份標題為《關於開展清理涉暴、涉恐、反動、淫穢等違禁、違法音視頻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條就指出此項清查、清理工作的範圍及內容,“各單位、學院要對全體教職員工、在校學生的手機、電腦、移動硬盤、U盤等存儲介質進行全面清查”,時間為“11月7日至11月23日”。
該校工作人員證實了這則文件的真實性,但回應稱文件中的內容還沒有具體落實。廣西教育廳向媒體表示,已關注此事,正在跟蹤事件進展。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清理涉暴、涉恐、反動、淫穢等違禁、違法音視頻,維護校園秩序安定,營造良好氛圍,的確很有必要。問題是,對於這些違法違禁音視頻,究竟由誰來清理,如何來清理,還得有點法律意識,遵守法規程序,不能信馬由繮,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按照法律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而且,保護隱私,尊重隱私權,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我國民法、行政法、刑法均明確保護公民隱私權,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
在全體教職員工、在校學生的手機、電腦、移動硬盤、U盤等存儲介質中,不僅有他們的通信秘密,也有個人隱私。如果這份紅頭文件被執行,將涉嫌侵犯公民的個人隱私和通信秘密。此外,教職員工和學生有通信自由。所謂通信自由,一是使用通信工具的自由,二是通信話語的自由,三是通信時間的自由。定下目標、時間、範圍的清理活動,很難避免對個人生活造成干擾。
為了平衡保護公眾利益與保護公民權利不受侵犯,憲法和法律中明確了檢查和搜查的主體、程序、範圍、對象等條件,排除了其他任何組織與個人以任何理由的介入。學校並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可以侵犯他人的隱私權、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
誠然,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移動硬盤、U盤等存儲介質,的確是違規違禁音視頻的“重災區”,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清理,卻要依法依規。另外,還要跳出手機電腦的“窠臼”,在思想教育、內網規範、日常管理、預警預防等方面“精耕細作”,如此才能真正起到治理不法音視頻、淨化校園文化的效果。
當然,治理不法音視頻,也不是學校一家的事情。對於職能部門,需要認真抓好源頭執法,加強網絡等信息傳播渠道監管,及時查處違法的人和事。對學校存在的不法音視頻泛濫等問題,有關部門應當與高校展開聯手治理,在最大限度保護教職員工、學生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依法打擊違法活動。至於發紅頭文件清查師生電腦手機,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該不該執行,有關方面應當有所反思,作出更正確的選擇。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