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自從去年底的《演員的誕生》、今年初的《聲臨其境》開辟了表演類綜藝這一新節目形式後,明年這類綜藝將迎來井噴。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即將推出一大波表演類節目,湖南衛視的《聲臨其境2》、江蘇衛視的《未來的大劇》、騰訊視頻的《全憑演技》、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很快將與觀眾見面。有些諷刺的是,當“演技”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年的國產劇竟然沒有一部名副其實的精品,當真是一個大問題。
主打表演的綜藝節目,儼然成為了一個風口。但其實,從《演員的誕生》到今年改名後的《我就是演員》,節目口碑從豆瓣評分的5.4分上升到7.1分,節目熱度卻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該類綜藝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大眾來圍觀演技,真的能推動對表演的敬畏,還是成為一場消費表演的秀?當前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模式,基本都是對經典影視作品片段的模仿,節目的特性與導師的選擇、演員的特長、話題的展開等捆綁在一起。看似只是短短十來分鐘的表演,但節目在設計上已經實現了悄無聲息的“投其所好”,讓節目擁有貌似很“過癮”的魅力。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表演類綜藝中表現出色的演員,只能說在一個瞬間得到了觀眾的垂青,但表演一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演員在長篇作品裡驗證。污名化或過度拔高的評價,已經伴隨著節目出現,要麼是“戲精的誕生”,要麼是“炸裂的演技”,但狂歡結束後,煙消雲散,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
作為本季《我就是演員》的導師,徐崢曾反覆說過一句話:好演員的春天到了。這檔節目的確讓塗鬆岩、任素汐等一批優秀演員有了展現自己的舞台,並因此得到更多接戲的機會。但其實,流量和口碑的此消彼長一直是困擾節目的所在:年輕流量演員有話題沒演技,成熟演員有演技卻沒流量。而節目的這種困境,折射出的正是演藝圈畸形現狀——流量明星擔綱主角,卻撐不起角色;演技派只能當綠葉,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人們記住一個好演員,必然是被其所演繹的好角色打動。好角色是明面,背面必然要得到好劇本、好導演以及好的後期製作的支持。在一個完整的、有集體追求的團隊裡,演員才有可能得到發揮的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是希望表演類綜藝能少點,演員能多花點時間在劇組琢磨劇本、打磨演技,真正拿出國產劇精品才有信服力。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