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噱頭"背後的真假保險
http://www.CRNTT.com   2018-12-02 14:01:23


 

  互聯網保險監管升級在途

  一家專做互聯網保險的資深從業人士表示:“這種保險主要是個樂趣。我們看到的都是“噱頭”,做的多了也不利於社會對保險本質的理解,所以之前監管也叫停過,有些產品也背離了保險產品定制依循的大數法則,有些賭博的意思,這不是保險的本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記者表達了另一種觀點:“保險公司從產品營銷、宣傳方面,就如同普通廣告創意用一些熱點概念也無可厚非。撇開這些,去看本質最重要的還是看對風險保障的杠杆作用能不能發揮。”

  當以小額保費支出來換取小概率事件發生時候大額賠付,保險的功能才得以放大。對於後市的發展,朱俊生覺得並不擔心這個問題,一切靠市場檢驗,沒有多少人買的保險,會自動從市場中消失。

  “到最後大家還是關心怎麼花最少的錢買到踏實的保障,而且當時火的時候我關注到用戶其實也沒有太買賬,看熱鬧的多付款的少。”朱俊生說。

  的確,在大火一陣後,“奇葩保險”或遭到監管注意主動下架,或成為消費者口中的談資,真正被接納的實屬少之又少。

  如果說“奇葩保險”是互聯網的搞怪基因被激發順應而生的話,也存在一大批真正服務於保險市場的互聯網保險在發光發熱。

  當下,保險公司變革加速進行時,互聯網巨頭布局夾擊,創新產品的研發便成了互聯網保險“下半場”的制勝高地。

  慧擇網健康險首席研發總監廖曉平表示:“能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解決消費者保障痛點的產品才是好產品。不僅需要在產品形態、保險責任上做創新,還可以從核保、保全、理賠等每一個涉及到消費者核心利益的服務環節上去做好,這才是一個真正對消費者好的產品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而不是簡單的比拼價格。因為消費者買了保險,更期待的是,在遭遇災難的時候能及時獲賠。”

  2011年互聯網保險起步之際,全國164家保險公司裡有34家參與其中,占比僅為兩成。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117家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保險,占保險公司總量的52.7%。保費則由最初的32億元,在短短5年間增長58倍,達到去年底的1835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