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合一選後,台灣政治版圖發生重大變化,蔡英文面臨嚴峻挑戰。 |
中評社╱題:2018台灣“九合一”選舉觀察——以台中、高雄市長選舉為例 作者:齊艷(北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
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九合一”選舉重中之重在“六都”①,本文認為“六都”之中則要看台中與高雄,這“兩都”的市長選舉結果是觀察台灣“九合一”選舉的重要指標,這不僅牽動著國、民兩黨在台灣政治版圖的變動,且對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都具有標誌性意義,同時會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通過觀察分析,本文以期對大陸的對台政策加以思考並提出因應之道。
一、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基本概況
台灣“九合一”選舉包括了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九”即指“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長、原住民區民代表以及村(里)長選舉等九種,也就是除了台灣地區領導人和“立法委員”選舉外的其他所有選舉。“一”則指所有這些地方公職在同一天內選舉產生。在2014年之前這些選舉分別在不同年份舉行,2014年成為“九合一”選舉的始點,時隔四年,“九合一”選舉再次在台灣舉行,這也是島內第三次政黨輪替後首次舉行的地方選舉。
關於“九合一”選舉的性質,人們一般也會將其等同於“地方選舉”。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中低層次的地方選舉”更為恰當。②“九合一”選舉是對台灣行政當局的期中考核,關係到其地區領導人能否連選連任。台灣地區的領導人和立法機構四年一選,縣市層次以及基層選舉正好是在其第二年進行,行政當局的執政效果與民眾所關注議題的滿意度都會在期間以投票率以及選票數的形式回饋出來。而不同政黨在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以及當選分佈,會直接關係到兩年後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情。在最近三次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和民進黨能否勝選與其地方執政縣市選情是否樂觀息息相關。具體來說:1997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大勝與2000年台灣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具有較高的關聯性;2005年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大勝直接關係到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的出現;而在2014年首次“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更是遭到慘敗,以至於2016年大選中蔡英文完成“最後一里路”,民進黨實現再次執政,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因此,本次“九合一”選舉作為蔡英文執政兩年的“期中考”,關係到2020年蔡英文能否連任又或者是否能夠又一次的實現政黨輪替。
根據此次“九合一”選舉的結果來看,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遭“慘敗”,而國民黨則獲大勝。在22個縣市長競逐中,民進黨縣市長席次從原本13席跌至僅6席,而國民黨從6席增長至15席,另有1席為“白色力量”無黨籍柯文哲以微弱多數險勝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尤其是在台中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得票率達56.57%,高出爭取連任的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得票率為42.35%)近20余萬票;在高雄,非傳統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得票率53.87%,而原本以為可以“躺贏”的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得票率僅44.80%,票差15萬餘票。③在“六都”之外,國民黨一舉奪下被民進黨視為“民主聖地”的宜蘭縣、嘉義市、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彰化縣、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馬祖等12個縣市。民進黨則衹保住基隆市、新竹市、嘉義縣、屏東縣等4縣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選舉中國民黨共推出7位女性縣市長候選人,④且全部當選,此現象值得關注。總之,這樣的選舉結果可映射出台灣民眾對民進黨執政兩年來績效的一個回應和考核,進而會影響到國、民兩黨政治版圖的演變以及2020年大選的結果。
二、台中與高雄市長選舉觀察分析
在“九合一”選舉中,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高雄市和台南市等“六都”向來是關注重點,而在這“六都”之中,台中和高雄兩市市長選舉結果更是具有指標性意義。如果說“九合一”選舉看“六都”,那麼“六都”選舉著重看台中與高雄。為什麼突出強調台中和高雄呢?在選舉之前,新北市、桃園市以及台南市的選情相對來講較為明朗,台北市、台中市和高雄市選情相對膠著。在選前,蔡英文就宣稱要“決戰中台灣”,幾乎所有政治評論家也都認為,決勝中台灣是這次“九合一”選舉中至關重要的爭奪戰,國民黨如果一舉奪回台中市和鄰近的彰化縣,就算贏得了這次“九合一”選舉,但這衹能說是“小贏”;若國民黨能夠拿下高雄,就代表這次選舉中獲得“大勝”。台灣的選民結構呈現出越往北越藍、越往南越綠,因此民進黨認為衹要守住了台中,桃園、台南和高雄也肯定不會出問題,民進黨此戰也不能算輸。在高雄執政二十餘年,在高雄縣更是有著33年的執政歷史,受到“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所帶來的“韓流”的衝擊,選前民意調查就呈“五五波”態勢,成為此次選舉中的一個重大看點。
台中、高雄成為觀察此次台灣“九合一”選舉的重要指標,因為如果民進黨在此遭遇挫敗,會引發一系列政治效應,導致民進黨在整個地方選舉中崩盤,也將導致台灣2020年大選產生巨大變數。就其選舉結果而言,就是看在台中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能否勝過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成為台中市長,在高雄“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與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選票差距是大還是小,又或者說韓國瑜能否獲勝。對於國民黨而言,如果台中贏、高雄輸,為小贏;如若台中贏、高雄也贏,則為大贏,實際選舉結果證明國民黨斬獲“大勝”。如何來觀察這兩都的選舉結果背後深刻的原因並分析其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民進黨執政不力的大環境,地方施政績效產出與候選人特質這三個層面分析台中與高雄民進黨“慘敗”以及國民黨勝選的原因。
(一)民進黨執政不力的大環境
毋庸置疑,“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執政兩年的蔡英文當局執政的回饋性投票,也稱“回溯性投票”(retrospective voting),即對行政當局施政績效的考核。⑤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執政不力,缺乏政績,造成了民進黨此次“九合一”選舉的大環境對其不利。
在經濟上,蔡英文上台以來雖然提出要經濟轉型,但是兩年來島內經濟仍然低迷,復蘇跡象不彰.據相關資料顯示台灣地區2017年經濟增長率僅為2.84%,低於韓國的3.1%、新加坡的3.5%、香港特區的3.7%,再居“亞洲四小龍”之末,⑥同時也遠低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3.7%。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多數台灣民眾受益感不強,尤其是青年人就業問題,這個群體在2016年大選蔡英文獲勝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換民進黨執政後,他們的就業和薪資問題並沒有大的轉變和起色。與此同時,蔡英文當局提出的“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爭議性議題引發各界不滿。
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後退,陷入僵局,台灣無法再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獲取紅利,導致了目前島內經濟的衰敗。大陸赴台旅遊人數明顯減少,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內,大陸赴台旅遊的民眾驟降40%以上,台灣旅遊業受到巨大衝擊,直接損失額達到上百億新台幣,嚴重影響部分民眾的生計來源。與此同時,由於蔡英文執政以來,台灣共有5個所謂的“邦交國”與之紛紛斷交,目前僅剩17個,台灣的國際空間大大縮減。有島內相關調查顯示,對蔡英文執政滿意度就已經低至20%左右,因此民進黨整體選情較為窘迫。
在選舉策略安排上“不明智”,首先,在台北民進黨推出姚文智為候選人,與柯文哲決裂,引起柯粉的強烈不滿,並產生一定外溢效應,影響民進黨在其他一些縣市的支持度。此外,在高雄,民進黨在選戰中全線撤守,“韓流”的出現直接撼動民進黨“大本營”,直擊其“根據地”,最終使得高雄“綠地變藍天”,而且其外溢帶動了國民黨在此次選舉中的士氣,使國民黨在許多原本希望渺茫的縣市也實現了大翻轉,從而導致蔡英文在此次縣市長選舉中慘敗。
(二)地方施政績效產出
地方執政與民眾的利益直接相關,因此“九合一”選舉是民眾對前任地方政府政績最直接的回饋。台中市是中台灣最重要的都市,民進黨籍市長林佳龍執政以來,執政表現差強人意,民眾獲得感不強。林佳龍執政台中以來,經濟呈現衰退之勢,民眾最直接的感受是生意越來越難、台中最大夜市逢甲夜市商圈蕭條、觀光淪為“關光”。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兩年來市政府負債近300億新台幣,然而經濟預算和經濟狀況不增反減。2017年,台中市人均GDP為62.91萬元新台幣,“六都”之中排在第4位;勞工平均薪資31529元,“六都”最低,全台13名;⑦與此同時,火力發電導致的台中空氣污染愈發嚴重,成為此次選舉中的一大議題。台中作為世界第二大燃煤發電廠,其火力發電廠供應全台兩成電力,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也因此國民黨中央決定由台中市市長候選人盧秀燕領銜“反空汙公投”。此外,在林執政期間,其重“形象工程”而輕民生改善,如取消BRT公交系統等政策取向降低了在民眾心中的好感。
而在高雄,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長達20年,但是其經濟狀況正如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所言“又老又窮”,地方執政效果不彰,在此次選舉中“大爆發”,在“意識形態”與生計兩者中,民眾選擇忍痛割前者。韓國瑜還列出具體數據來標明其所言不假,他指出“高雄在2010至2016的七年間,25至34歲的年輕人口減少8萬多,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口卻增加了11萬,這是又老;高雄的青年失業率高居六都之冠,平均月薪卻是六都之末,衹達到新竹市的六成。除此之外,高雄市還背負了高達近3000億新台幣的債務,這是又窮”;⑧因此“又老又窮”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而是敢於直面事實表達,同時這也讓高雄民眾更好地認清民進黨的執政結果。
(三)候選人個人特質
候選人個人獨有的特質或者是個人魅力和影響力,能夠引起民眾強烈的熱情,很容易受到選民的支持與追隨。相較於高雄市長選舉,台中市長候選人在本次選舉結果中個人特質所占比重並不明顯,但也確有相關性。一方面,尋求連任的林佳龍,在執政兩年期間給民眾造成“圖大位、心志不在台中”的印象,而且其在議會中搞派系鬥爭和對立,給人以姿態傲慢之感,這些都拉大了與選民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盧秀燕,作為一名女性候選人,其政見較為溫和,再加上她連續當選數屆台中市“立法委員”,其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為人稱道,而且在本次選舉中還實現國民黨內部的“大團結”,實現人員與資源的整合。
候選人特質作為選舉政治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之一,有時會起到關鍵作用。在此次選舉中,高雄市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所引發的“韓國瑜現象”亦或是“韓流”中個人特質發揮很大作用。總結起來,韓國瑜具有講義氣、有勇氣、接地氣等特質。
1.講義氣。韓國瑜雖一直是國民黨員,在淡出政壇的十六年間,幾乎“無人問津”,但是柯文哲注意到了他,還常常與其交流政見,以至後來提攜他擔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簡稱“北農”)總經理,但是民進黨執政後,覬覦這個位置並且如願以償地拿了下來。柯文哲本有意讓韓國瑜競選台北副市長,進入柯P的團隊,但是民進黨堅決不讓,就是這個“被失業”的韓國瑜竟成就了如日中天的高雄新市長。就其當初沒有選擇留在台北幫國民黨助選的原因,正如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的那樣:柯文哲對他有知遇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