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協會於11月16日致函海基會說,“11月3日貴會來函正式通知我會,表示‘已徵得台灣有關方面的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一中原則)’。我會充份尊重並接受貴會建議,...現將我會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由此可見,當年台灣主張的是一中原則各表,一中涵義也表;大陸主張的是一中原則各表,一中涵義不表。雙方有同有異,進而開展事務性的制度化協商。同時,九二共識也不存在所謂消滅“中華民國”的問題,否則怎麼會有“中華民國”政府授權的海基會於1993和海協會簽署四項協議,又於2008至2016年簽署23項協議?
一中涵義其實屬於難度較高的政治談判範疇,所以九二共識適用於兩岸事務性協商,雙方擱置了政治爭議,先為人民謀福祉,互蒙其利。誠如胡錦濤於2005年4月29日在歷史性的首次“連胡會”上指出,“九二共識既確認了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共同立場,又擱置了雙方政治分歧。同的這一面我們把它肯定下來,異的這一面我們把它擱置下來。這是體現政治智慧的做法,也是照顧各方利益的做法”。
歷史事實也證明,既然雙方擱置政治爭議,就沒有誰要消滅誰的問題。反而因為民進黨政府反對九二共識,才導致“中華民國”的地位從外部遭到危害,例如兩年半走掉五個邦交國,而民進黨政府卻還從內部以“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國”化”來掏空及虛化“中華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