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40年來,火箭軍裝備了哪些“大殺器”
http://www.CRNTT.com   2019-01-03 18:46:35


 
  199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上,走在地面裝備方隊最後的是由3輛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組成的第二炮兵核導彈方隊。這是中國首次對外公開展示陸基機動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從第一代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到第二代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從地下井發射方式到陸基機動發射方式,第二炮兵的陸基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作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上,走在地面裝備方隊最後的主角仍然是第二炮兵戰略核導彈方隊的12輛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車。作為東風-31導彈的升級版,東風-31A在射程上大大延伸,並在快速發射、綜合突防、有效毀傷、信息化等作戰能力上實現了全面提升。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慶典上,東風-31A和東風-5B等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再次亮相,而“明星”首推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閱兵解說詞指出,這是可以攜載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表明第二炮兵已經具備了多目標打擊的作戰能力和對抗反導系統的綜合突防能力。

  在2017年7月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改進型東風-31A導彈武器系統再次成為亮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火箭軍在陸基戰略核導彈裝備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戰略導彈實現了“藏起來、小起來、跑起來”的目標,戰場生存、快速反擊、精確打擊、多目標打擊和突破反導系統等綜合作戰能力顯著提升。

  從單一核導彈發展到核常兼備

  改革開放初期,第二炮兵只是裝備單一的核導彈,重點擔負陸基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作戰任務,部隊規模較小。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第二炮兵武器裝備實現了從單一核導彈到核常兼備、從以液體燃料彈道導彈為主到以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為主的轉型發展升級。

  1980年9月,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戰爭,在兩伊戰爭後期,雙方發動“導彈襲城戰”,伊朗使用引進的“飛毛腿”戰術彈道導彈直接攻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伊拉克則在西方國家幫助下對“飛毛腿”導彈加以改進和增程後,用於攻擊伊朗首都德黑蘭。大規模的導彈戰終於迫使戰爭雙方回到了談判桌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