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詩人、作家鍾怡為《風從台灣來》一書作序 |
這本《風從臺灣來》以原始部落出生的“多巴”即“杜巴”自焚的場景倒敘,拉開一個失去少年稚嫩穿上日本皇軍服冠以“台灣籍日本兵的楷模”,結局是被排灣部落人鄙視、驅逐。自詡為“日本人留在台灣繼續為天皇而戰”卻被日本人拋棄迷失在台灣街頭,成為失去靈魂軀殼的浪人——“戰爭和歷史造就了他們錯亂的祖國思維”,沒了根的他又怎麼會不瘋,其實真的瘋了也好,清醒著怎麼能承受千瘡百孔的記憶;而另一個在台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已在台灣戶籍里申報死亡的蘇嵐安(後改葉玄),就因為國民黨征兵有薪水還會安排工作的誘惑離開了家,他只是1945—1948年15000名台籍老兵被運往大陸各地參與國共兩黨對決的一個人,一個士兵—是戰爭改變了他,也給了他風險和機遇。他在膽戰心驚、失望和希望掙扎中活了下來。
本書以這兩位主人公經歷為主線,也插敘了不同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史實和人物。如每個台灣人都會有各自解讀的“二二八”事件,作者的另一種解讀是對不夠強大不夠文明的祖國的再確認;外出抓蝦的被從廈門抓去當兵的趙仁嘉,他一心鑽研著“潛逃”,卻在冰冷的水中從金門又游回了金門,而他媽媽趙三嬸在冬天最後的腳步也沒見到兒子。此時,背景一定是——“站在海邊的人都在撕聲痛哭,淚水、憤怒都無法挽回被載往金門的親人”;林清錦在“抓壯丁”中,手抖著聲顫著對同鄉說了句“活著就還有機會”,輾轉南洋葬在異鄉——“在那個人親兩離的時代裡,這種特殊的僑批承載著別樣的思念”。無論外省人本省人,浪人國民黨兵,在失重中度日——“我知道,那一次不經意的離去,漂泊便已是天命”。“多年之後,他們的子女分享著這些故事時,故事又多了些傳奇色彩,仿佛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甚至讓我們這些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心痛地都不願相信。
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每一個章節可以增加熱淚湧動的字句,每一個人物可以成為一部小說,每一段時空都可以感慨。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可以歷經艱險依然站著,也可在瞬間不留意中腦迸血流地結束。但人的生命不可被輕視,在大江大海的波濤中,我們都聽到他們的心聲——“越過長江,如同越過台灣海峽,每一個遠行的腳印都烙下了負重。我不曾想過,那跨過的每一條河流都阻斷了回家的路”,我們也聽到他們呼喊著要回家,回和平美好、安寧繁榮的家。“以史為鑒”讓能善待自己和世界的每一個人懂得一個道理:個人需要理想,世界需要理想,一種為眾生,為人類謀福祉立善根的理想。
(作者陳雅婷,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