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中國體育產業正醞釀著厚積薄發的能量,注重發展速度,更要注重發展質量,體育產業才能健康成長.
體育圈裡有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冬”,指的是嚴格而枯燥的冬訓對提升競技體育水平至關重要。而對中國體育產業而言,歲末年初的盤點和計劃,同樣很重要。
發展體育產業的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才被提出,而進入快速增長的“風口期”,也不過就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情,發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2012年至2017年,馬拉松比賽參與人數每年遞增58%,健身人數每年遞增18%,滑雪參與人數每年遞增17%,2018年體育產業創業投資總額達到200億元。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起步較晚的中國體育產業正醞釀著厚積薄發的能量。不過,幾年的破冰試水,業內人士也意識到體育產業也不能一味“大幹快上”,其周期長的“慢產業”特性已經逐漸為人理解。
國外優秀的體育賽事資源、體育品牌,都是經過長期積澱才取得成功。中國的體育賽事資源要發展壯大,需要社會各界多方資本的扶持,形成穩定的參與和關注人群,進而在體育營銷市場上形成良性循環。不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本土賽事很難與國外頂級賽事競爭。當下,優質的賽事資源在國內仍屬稀缺,成熟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需要潛心打造,才能穩步成長。
這其中,對中式台球這一本土賽事資源的深入挖掘值得點贊,從中式台球排位賽到國際大師賽再到大師賽全球總決賽,13年的苦心經營,讓這項源於本土的台球項目,已經進入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項目推廣者喬冰表示,最重要的就是擁有項目的“產權”,“只有規則由自己制定,主動權才在自己手裡”。中式台球在堅持“原創”的同時,還不忘築牢項目發展的根基,通過擴大球迷群體,讓項目的良性發展成為可能。
展望2019年的中國體育產業,有一些賽事資源的利用需要乘勢而上,與此同時,也需要冷靜思考,為長遠發展作出規劃。注重發展速度,更要注重發展質量,中國體育產業才能健康成長。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