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習慣已養成
自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首次亮相,支付寶紅包、微博紅包紛至沓來。如今,“搶紅包”已成為春節不可或缺的社交活動。
隨著人們新的支付習慣日漸養成,移動支付市場也迎來了蓬勃發展期。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移動支付業務金額達65.48萬億元,同比增長32.91%。
“‘雙11’和’春節紅包’的成功,讓在線支付平台意識到,可以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通過線上的宣傳形成流量,產生關注度。”專家表示,“搶紅包”等線上活動所帶來的客戶和流量,具有可觀的廣告效應。
易觀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支付寶、微信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達到92.53%。移動支付市場“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行業領先者對“春節紅包”這一需要大量投入的方式愈發謹慎。微信總裁張小龍此前就表示,微信紅包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支付機構獲客難度的增大,過去那種通過燒錢補貼的形式很難持續。支付機構應把業務重點放到創新產品服務、優化產品體驗上來,以提升存量客戶的活躍度,增強客戶粘性。
紅包有了科技感
如今,移動支付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漸改變了民俗習慣。當線上支付成習慣,實體紅包被線上紅包替代,“年味兒”正在被科技重新定義。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春節期間,除了貼對聯、買年貨、包餃子、看春晚等傳統習俗外,搶紅包、掃福字等活動逐漸成為新習俗。
春節期間的線上紅包為人們創造了新的感情溝通方式,通過參與搶紅包等活動增進與親人朋友的溝通,讓春節更有“味道”。
有專家說:“社會的發展變化使過去的‘年味兒’有所削弱,但新媒體通過流量構建新的民俗,讓人們參與狂歡,從而獲得春節新的儀式感。”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提示,在參與春節搶紅包等活動的同時,用戶應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要貪圖小利、因小失大。春節期間,有不法分子借此機會製作虛假的二維碼或分享鏈接,一旦用戶掃描或點擊鏈接,有可能被盜取個人信息甚至被盜取錢財。開心過春節、幸福領紅包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誤入陷阱。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