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平 |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中國國民黨的四顆“太陽”,既有共同點,但差異度更大。不過,在有關“總統”大選的時程方面,吳敦義和王金平這一對“難兄難弟”,卻既是異中有同,也是同中有異,相映成趣。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吳敦義對於國民黨啟動黨內“總統”初選的日程,是使用拖延戰術,盡量往後推延。這既是要“睇定先”,等待最佳時機才“出手”,也是為了創造條件積累更多的人氣。因而從原先表達的五月間確定人選,往後推延到五六月啟動,七月確定人選,比國民黨自己以往的慣例及民進黨預訂的時程,都遲了兩個月。此時距離“中選會”發佈“總統”大選的領表登記及連署作業的時程,已經不遠了,違背“先講先贏”、搶占輿論高地的規律,犯了選擇兵家大忌。
而王金平則是對自己何時正式宣佈參選“總統”的時間點,一再推延。既然自己有意參選“總統”,已經到了“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就應該是越早正式宣布自己參選“總統”,對自己越是有利;如果拖拖拉拉,扭扭捏捏,就將會使得人們極不耐煩,對他失去興趣,即使是支持者也各奔東西了。但作為政壇老手的王金平,卻甘願冒犯這個大諱,先是一再說“大約元宵後”,這本來就與“人約黃昏後”相對應,比“夕陽無限好”還要昏沉,昨日又說是三月初,比元宵還要遲了半個月,如果是將時間“量化”的話,可能已經是“黑夜”了。
王金平為何明明是要參選“總統”,卻又拖拖拉拉,一拖再拖?可能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是什麼?內涵極為豐富。既有可能是等待“馬粉迷”的諒解,也有可能是成功地尋覓道最適當最能為其“加分”的副手。當然,還會有其他的考量。
前者,以出書《橋——走近王金平》,並親自帶著新書登門拜訪馬英九,還把馬英九回贈的手寫春聯張貼在辦公室,就是為了彰顯兩人在“馬王政爭”之後的首度“破冰”,以爭取為數不少的“馬粉”的諒解和支持。不過,這還並不足夠,因為這些“小動作”看在廣大“馬粉”的眼中,只不過是表面文章的公關行為而已,如要真正與馬英九和解,還應從馬英九的“痛點”著手。實際上,馬英九最近到處“趴趴走”,並不是為了再次參選“總統”,而是要為自己的系列官司爭取民眾的同情。而在馬英九的系列官司中,有一些個案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緊揪不放的,而王金平與柯建銘的個人關係“friend過打band”,經常在一起“喬”法案(他的新書《橋》,就含有“喬”——協調之意),而“馬王政爭”更因為是王金平為柯建銘所惹上的官司進行關說而起,但柯建銘卻倒打一耙,反告馬英九“洩露司法機密”,甚至連馬英九出境到香港演講也要橫加阻止。王金平倘是真的有心與馬英九和解,就應憑藉著自己與柯建銘的密切關係,再次“關說”,懇求柯建銘放馬英九“一馬”。相信這才能顯示自己的憣然大悟,並是真心與馬英九和解,這才能獲得廣大“馬粉”的諒解及支持,為自己在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的激烈競爭中“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