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報認為,要關注紓困資金長期退出風險,以及資金的使用效率、紓困精准程度以及不同途徑、不同來源下的各類紓困產品可能面臨的協同問題。區域方面,目前紓困資金規模較大的省市多為財力相對充裕、經濟相對活躍發達的地區,而青海、寧夏、甘肅等經濟實力相對弱的地區,當地民企的股權質押比例不低,這也是紓困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結構性問題。
化解風險需建立長效機制
隨著質押到期高峰的到來,股票質押風險的化解可能仍需長期反複的波折。據有關市場機構的數據不完全統計,重要股東股票質押解壓日期在2019年年內的筆數多達7000多筆,涉及參考市值高達1.5萬億。
滬深交易所近日發布《關於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股權質押交易業務中多項“緊箍咒”得以放鬆。從具體政策上來看,鬆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股東質押回購違約,當確需延期,可延期超過3年;二是新增質押的融資如全用於償還違約合約債務,允許不適用股票質押新規中關於單一融出方及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上限等限制。
一些接受記者采訪的上市公司人士認為,監管層此舉有利於緩解大股東資金流周轉難題,為民營企業提供適當寬鬆的融資環境。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認為,此次政策鬆綁,一方面,合約安排時間上延緩融入方還款壓力,一方面對紓解質押風險的新增股票質押回購放寬限制,為紓解股票質押困境創造了良好市場環境,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市場經過長期下行,大部分股票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價格泡沫消失,質押率偏高等帶來的風險降低,股權質押業務監管放鬆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首創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認為,部分企業實控人面臨著流動性緊張的危機,當前股權質押新規“鬆綁”,能對這些企業起到“救急”的作用。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紓解工作不會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需要長期作戰。在專家看來,雖然短期救急措施很重要,但進一步防控股權質押風險,必須從完善管理制度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多方面著手,構建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的長效機制。
“目前存在股權質押風險的企業數量不少,解質押的同時也有質押率在上升的問題,這是交錯在一起的。”一位證券分析師認為,民營企業家要樹立起長期作戰的准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