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穩中求進,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
|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1月份的PMI、CPI和外貿進出口等數據陸續公布。從這幾項數據看,一方面,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堅持穩中求進,國民經濟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
中國網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分析,1月份,製造業PMI為49.5%,仍低於50%的臨界點,但是在連續4個月回落後,比去年12月份微升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0.9%,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生產延續擴張態勢,增速略有加快;而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等比上月都有不同程度回落,且都位於臨界點之下。1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高於2018年均值0.3個百分點,非製造業總體擴張步伐有所加快,開局向好。1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2%,高於上月0.6個百分點,景氣度有所回升,反映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增速加快。
PMI是反映經濟運行的重要先行指標。1月份製造業PMI儘管有回升,但仍處於臨界點之下,表明經濟運行依然受到下行壓力的困擾。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在臨界點之上,且都比上月有所上升,則表明非製造業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以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增速有加快趨勢。
1月份,CPI與PPI同比均上漲,但漲幅都有回落。在CPI方面,1月份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處於“1”時代,是2018年2月份以來的新低。在1月份1.7%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在PPI方面,1月份同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連續第七個月增速放緩,為2016年9月以來的新低。在1月份0.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6個百分點。
物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需求狀況。1月份CPI與PPI漲幅雙回落,且漲幅中相當部分來自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而PPI環比下降0.6%,又會對CPI漲幅產生一定的壓制效應。這種情形,在顯示今年通脹壓力將進一步減輕的同時,也意味著需求呈現疲弱態勢。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當需求處於低位時,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自然會隨之減弱。
1月份,外貿進出口實現良好開局,超出市場預期。1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7%。其中,出口1.5萬億元,增長13.9%;進口1.23萬億元,增長2.9%;貿易順差2711.6億元,擴大1.2倍。在貿易摩擦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出口超預期大幅回升,說明中國出口結構改善,韌性逐漸增強;而貿易順差的擴大,將有助於以外需的增長來彌補內需的不足,為拉動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文章認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除了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也是重要的一面,受融資環境收緊、貿易不確定性、英國“硬脫歐”等風險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動能在減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將2019和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下調0.2和0.1個百分點至3.5%和3.6%,這是繼去年10月該組織兩年內首次調降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之後的再度下調。可見,世界經濟也面臨下行風險。
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像PMI這種先行指標的回升態勢、外貿進出口開局良好,以及全國人大已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1.39萬億元地方債,也體現了經濟運行中的積極一面,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性改變。
文章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如何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內容。當前,化解經濟下行壓力,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重要的是,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同時,積極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強化宏觀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投資對優化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從而,從供需兩側同時發力,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既重當前,也重長遠,進一步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