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投訴索賠不斷
多款名牌相繼中槍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國外商標遭搶注、國內代理商在平台遭惡意投訴索賠的第一起案例。
防曬霜Coppertone“水寶寶”的生產商拜耳集團也曾深受其擾。“太陽和波浪”“男孩和衝浪板”是拜耳自2011年便開始在“水寶寶”上使用的標識。李某在2016年7月將上述標識部分搶注為商標,並於當月對“水寶寶”產品發動大規模、持續性的投訴。
據了解,李某在投訴期間,一方面通過QQ聯繫拜耳集團分銷商,稱可以提供付費撤訴服務;另一方面,在與拜耳集團接觸的過程中,李某還準備以70萬元一個商標的高價向拜耳轉讓兩個搶注的商標。
不堪其擾的拜耳集團,在阿里積極配合、提供惡意投訴者相關線索的情況下,將李某訴至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法院審理後認定,李某因惡意投訴構成不正當競爭,被判賠償拜耳集團經濟損失70萬元。
近年來,像百利、拜耳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在國內被搶注商標的情況,並非個案。
2016年7月,韓國第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知名品牌Hera在北京開出首家專櫃,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遺憾的是,Hera在中國並不能以“赫拉”這個中國消費者已熟知的名稱進行銷售。因為“赫拉”中文名稱已經遭到搶注,“Hera”不得不改名為“赫妍”。此外,日本防曬品牌ANESSA、韓國彩妝品牌ETUDE HOUSE、美國護膚品牌KIEHL’S,在品牌LOGO或中文名稱上均遭到了國內品牌的搶注。
國家知識產權局方面稱,隨著商標註冊程序優化、註冊周期縮短、註冊成本降低、註冊資源減少,以傍名牌為目的的商標惡意申請行為時有發生,以轉讓註冊商標牟利而非實際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註冊行為大量出現。“這些非正常申請商標註冊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商標管理秩序,破壞營商環境,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強烈呼籲應盡快予以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