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隨著趙倫、伊健和寇永康這3名18歲的小將不久前加盟密爾沃基釀酒人隊,在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闖蕩的中國選手已經達到了7人。這項在中國還遠稱不上大眾和主流的項目,正耐心探索著發展之路。
有聲音說,中國棒球需要一個姚明或者丁俊輝式的領軍人物引起關注,但天才球員大都要從龐大的項目人口基數之中來。還有聲音說,職業化是中國棒球的出路,但這同樣需要足夠的群眾基礎支撐。
東亞地區的棒球氛圍較為濃厚,日本隊、韓國隊等都是世界勁旅。在大穀翔平登陸MLB後,已經有58名日本球員在MLB留下記錄,其中12人入選全明星陣容。在其背後,是日本全國每1000人就有45人打棒球的超高比例,而“甲子園”作為一項日本全國高中棒球賽事,已經舉辦了100屆,參賽球隊超過4000支。
中國棒球在規劃未來發展時不妨以務實的心態,從小處做起,從眼前出發:先把青少年層面的認知打好基礎,在不影響學業的同時,讓更多孩子接觸和參與棒球運動。這種並不急於開花結果,而是著眼於生根發芽的做法,讓棒球開始在年輕人當中形成熱度。“從娃娃抓起”不是棒球率先喊出的口號,卻被棒球一直踐行著。從2001年開始就與中國棒球展開合作的MLB也願意從基礎的細微小事做起,從建設球場到深入全國100多所重點小學教小學生打球,通過這些投入,一點點累積出成果。目前,青少年棒球賽事已經在全國10餘個城市和200所小學展開了許多推廣活動,超過100萬在校生因此接觸棒球。此外,MLB棒球發展中心在無錫、常州和南京先後建立,長三角地區形成了棒球的“小氣候”。留洋美國的7名球員,有6人參與過MLB在中國舉辦的青少年賽事。
職業化高度發達的棒球項目,想誕生一個姚明式的球員難度很大,要先建立起培養優秀球員的體系,中國棒球正在為此付出努力。(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