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出雪基的TENG並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出電極後,研究人員測試了使用不同的摩擦起電材料作為功能層的發電功率——並非所有材料的發電功率都一樣。
卡迪說:“雖然雪喜歡釋放電子,但這種設備的性能取決於另一種材料獲取這些電子的效率。”
他說:“在測試了包括鋁箔和特氟龍在內的大量材料後,我們發現矽膠產生的電荷比其他任何材料都要多。”
報道稱,使用矽膠作為這種設備的摩擦起電層後,就可以通過許多種不同的摩擦機制來產生電荷,包括讓雪直接落到矽膠層上或是從上面滑過。
研究團隊還試驗了貼在自行車車輪或登山靴鞋底的矽膠層與雪進行摩擦的其他機制。
雖然試驗中產生的電量並不算多,但研究人員說,未來可以很容易地把雪基的TENG置入太陽能電池板,幫助它們在降雪天氣下發電,因為太陽能發電的效率在降雪時會降低甚至消失。
鑒於地球表面每年的降雪面積有大約4600萬平方公里,因此這項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有著巨大的機遇。有朝一日,它也可能被用於為可穿戴設備供電或是被置入生物力學跟蹤傳感器。
研究人員說,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雪基的TENG會被用於偏遠多雪地區的自供電氣象站,以測量降雪率和降雪量並讀取風向和風速等其他氣象指標。
(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