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在“人工智能德國造”的口號下,擬到2025年投入30億歐元支持本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圖片來源:德國聯邦政府網站)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近日閉幕的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境外主賓德國薩爾州推介的人工智能(AI)技術得到眾多的關注。此前17日,中德人工智能合作中心和中德人工智能加速孵化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舉行。中德接連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動作表明,雙方優勢互補,攜手創新的前景十分廣闊。
德國在AI領域奮起直追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算法和計算能力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技術獲得突破,正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或將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力圖在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導權。
美國於2016年10月出台了《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戰略計劃》,確定了人工智能發展的7項長期戰略。中國於2017年7月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引領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新潮流。德國一直專注於自己的“工業4.0”戰略,直到2018年11月,才將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國家高度,推出了《聯邦政府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到2025年投資30億歐元,建立由12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組成的全國創新網絡,並在相關領域增加至少100個教授職位。
德國為人工智能戰略採取了很多加強措施,希望將人工智能納入“工業4.0”框架中,通過人工智能進一步提升德國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德國加強與法國、瑞典等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推動歐洲人工智能實驗室聯盟(CERTLAB)的落地,積極參與歐盟委員會推出的AI4EU項目等;另一方面,德地方政府和企業也加大投入扶持人工智能發展。例如巴登-符騰堡州就新投入600萬歐元,在弗萊堡、海德堡等多所大學增設人工智能領域的青年教授席位。
德國急需合適的AI之路
不過,德國的一系列舉措暫時還看不到明顯的效果,而與此同時德國業界的焦慮在明顯上升。3月,德國工程師協會對700個會員的調查表明,61%和6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德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還處於領先地位,而2018年的調查數據還是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