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各界代表齊聚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總結經驗、規劃未來、共謀發展。貫穿其中的一條清晰主線,就是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凝聚共識、積蓄動能。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表示,在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鏗鏘有力,強調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這是面向世界提出的重要理念,更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普遍願望,必將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走深走實、行穩致遠,凝聚起時代變局中強大的引領性力量。
文章稱,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聚焦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提出的“中國方案”。經過近6年的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共建“一帶一路”呈現出健康良性的發展勢頭,帶給世界一次又一次驚喜:一大批合作項目接續落地,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推進,“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的5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100%得到落實……時至今日,“一帶一路”的“四梁八柱”搭建完成,已經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從倡議轉化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新起點上再出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和包容增長的現實需要,成為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自然延伸。
“一帶一路”建設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向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轉身,需要以高質量發展注入更高層次、持久發展的動能。舊邦新命,古道新程。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亟需參與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對接戰略、明確重點、蓄力再發!
文章指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體現各國共同發展的方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這個“黃金法則”,堅定支持多邊主義,通過雙邊合作、三方合作、多邊合作,把各國的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讓所有參與方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擁有更多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要積極對接國際規則和最佳實踐,在尊重各國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共同創建更多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各方普遍支持的制度性安排,更好地服務於合作項目的推進與落實,形成更多可視性成果;要強化創新驅動,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要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方方面面,既要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又要確保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始終將綠色作為發展底色。唯此,才能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有力支撐、注入持久動能。
獨行快,眾行遠。中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決心是堅定的、行動是踏實的,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參與方亦要做積極的行動派、不做觀望者。各國齊心協力、守望相助、攜手同行,必將戰勝橫亘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創造出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光明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