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離走上餐桌還很遠
未來人造肉真的會走向百姓餐桌,成為肉類的替代嗎?
持樂觀態度的業界人士認為,從長遠看,在解決了吃飽問題後,消費者更關注健康。人造肉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較低的脂肪,屬於蛋白質良好來源食物。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的重視,素食植物肉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和消費群體。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種人造肉能批量生產和獲得批准進入市場,更別提擺上餐桌了。
人造肉的成功還面臨諸多問題。現有技術還不夠,要開發感官與真實肉製品類似的植物肉,生產技術要求較高;迄今為止,這些人造肉產品如何從實驗室走向消費者的菜籃子,並最終被端上餐桌,一直面臨如何監管的問題;人造肉的營養和口味目前還不能與傳統畜牧業養育的動物肉類比肩;人造肉實現商業化的成本高昂;又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成熟產品,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還未知,市場前景也不明了。
如果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也就意味著,人造肉可以進入大規模生產的商業和市場供應階段,甚至替代傳統肉類。當然,技術原因是可以通過科技創新來解決的。就在3月底,日本東京大學和日清食品公司就宣布,他們首次成功利用牛肌肉細胞培養出塊狀的“人造牛排”,這種牛排具有像傳統牛排一樣的立體感,從外觀上向真正的肉又進了一步。
但無論是從生產技術層面講,還是從肉的營養、味道和價格來看,人造肉離真正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還有不短的距離。
(來源:長江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