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故事的一面。
網絡消費興起
此消彼長,故事的另一面則是網絡消費的興起,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已經改變了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購物習慣。
作為洛杉磯的一名看護人員,Justine Montoya最愛網購各種物品,包括嬰兒奶粉、衣服和日用品等。她估計自己每周上網購物兩次,“網上購物再簡單不過了—你只需要點擊一個按鈕,它就在送來的路上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網購,而不是去實體店排隊搶購。Car-eerBuilder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美國員工表示,在購物季他們會用一些工作時間網購。
在今年2月份,美國網絡消費首次超越實體店。據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過去12個季度,在傳統零售年增長率僅1%―3%的背景下,電子商務以每年14%―15%的速度快速增長,並且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
瑞銀分析認為,如果電子商務的普及率從目前的16%升至25%,到2026年美國實體零售業還會再關閉7.5萬家門店,其中大約有2.1萬家服飾店、1萬家消費型電子商店、8000家家具店及1000家家居用品店。預計亞馬遜將占美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半。
在網購的衝擊下,目前稀少的人流所帶來的銷量,無法支撐數量過多的實體店業績,關店和裁員成為必然結果。
摩根大通分析稱,除美國零售商場基數過高、人工成本上漲、消費者習慣發生轉變外,歸根結底是數字化革命加速了傳統零售業的沒落。為打破亞馬遜等數字化平台的衝擊,美國傳統零售業巨頭試圖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算法來拓展生存空間。
分析認為,由經濟衰退預期引發的消費者信心不足,也是零售業遲遲未能從破產潮中恢復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加征關稅政策也被認為是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
柯爾百貨CFO貝贊可(Bruce Be-sanko)預計,全球範圍內的貿易摩擦將影響公司的家居及配飾業務,並因此下調了全財年毛利率指引,“中國雖然不是該公司最大的商品來源,但卻是‘很大的一個來源地,占據總商品的20%多一點’。”梅西百貨(Macy's)CEO 加內特(Jeff Gennette)也坦言,提高關稅將使得公司全年銷售額和利潤目標受到威脅。
悲觀的市場人士則擔心,零售業倒閉潮所暴露的風險,轉為電商而繼續大面積撤店、購物中心空置率攀升以及租金收入下滑,美國零售業商業地產抵押貸款可能淪為次貸,進而觸發CMBS也出現償付危機。這與2008年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最終釀成金融海嘯的開局如出一轍。
距離美國實體零售業寒冬結束似乎還遙遙無期。瑞銀也早已為他們的命運寫下注腳:零售商線上賣貨的時代已經到來,而線下門店要盡可能小、庫存要盡可能少,線下主要以商品展示為主,並以此作為對線上賣貨的補充。(來源:時代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