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拒之門外 如今大門敞開
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 、日本 、巴西和歐空局等共16個國家參與研製國際空間站。在籌劃建設時,中國曾經申請加入,但被拒之門外。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是非常願意參與國際合作的,但在航天技術方面,美國這樣的國家,對中國採取的是不允許合作。那個時候,中國的航天技術和現在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在國際合作中,有實力才有話語權。
被國際空間站拒之門外後,中國便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建設自己空間站的道路。2017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對接,並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實驗,標誌著我國建成了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也正式叩開了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隨著國際合作項目的開展,這扇大門也將向全世界敞開。
記者: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去拒絕,反而早早把大門打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不應該參照他們的價值觀和標準去做,中國發展載人航天技術非常明確的目標就是,我們要和平利用太空,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記者:我們選項目的時候,有沒有排斥來自美國的項目?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也沒有限定任何範圍,有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從科學價值和技術考量來講,美國的項目沒達到要求的標準。
中國空間站可能是未來世界唯一空間站
未來,中國載人航天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歡迎更多夥伴加入中國載人航天合作的“朋友圈”,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果。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國際空間站不延長使用壽命,很可能在2024年退役。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空間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周建平表示,那個時候資源會更寶貴,科學家可以選擇的機會會更少。中國建空間站就是為了科學研究和應用,通過這次合作,我們的影響會逐漸變大,會有更多科學家參加我們空間站的科學研究工作。充分共享知識、共享技術、共享科學研究成果、更高效利用有限的資金。
記者:我們以後會給國外培養航天員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會的。
記者:會將他們送上太空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會的,也有很多國家表達了這方面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