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始終將廚餘垃圾作為主要分類類別,並且在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普遍建立了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硬件體系,嘗試採取積分制等方式吸引居民參與,在解決廚餘垃圾分類問題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零廢棄項目政策主任謝新源對記者表示。
對於其他垃圾的分類處理,也有很多新模式出現。記者在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一個小區的綠色生活驛站看到,不時有居民將塑料瓶、廢紙殼、電池等送到這裡。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環衛所所長嚴峻介紹說,該街道目前建立了9個綠色生活驛站,除了收集廚餘垃圾,還收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重計價,現金支付。街道還採用購買服務方式進行大件垃圾就地處置,將舊沙發、園林樹枝等處理為顆粒原料,數據同步上傳到垃圾排放登記系統,基本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閉環管理,垃圾減量效果明顯。在上海,“綠色賬戶”已發卡500多萬張、“大分流、小分類”體系正在完善;在深圳,樓層撤桶、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也在推進。
“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每年都在進步,正在從垃圾得到處理向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垃圾處理體系方向轉變。”曾雲敏說,相對來說,超大城市在開展垃圾分類方面更有優勢。根據他的調研,居民垃圾分類處理行為與受教育程度、收入程度存在一定相關性,而大城市充足的財力也讓城市管理者得以建立起相應體系。
突破“理念認同,行動滯後”怪圈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這個過程中,超大城市的帶頭作用和示範效應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不斷增加的城市生活垃圾數量、垃圾分類環節脫節、居民參與度不高……種種掣肘也讓超大城市的垃圾分類工作變得更為緊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