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孫輝:漓水風情畫 桂林山水詩 ——桂林行吟十章(上)
作者:孫輝 遼寧撫順 退休
漓水風情畫 桂林山水詩
——桂林行吟十章(上)
(一)七律*雨中桂林(下平:八庚)
“秋北京、夜上海、霧重慶、雨桂林”,是說秋天的北京最具古都氣質,夜裡的上海能讓你領略國際大都市的風采,霧中的重慶景色最為獨特,雨中的桂林可稱南方婉約山水的代表。5月底結伴游桂林,對此更有了真切的感受。一出桂林北站,但見整座城都掩映在茫茫雨霧中,飄飄渺渺,美出天際。霏霏小雨漫天飛揚,薄薄的雨霧輕輕柔柔地籠罩著這裡秀美的青山和碧青的綠水。漓江洲島、亭榭樓台,隱約可見、或淡或濃,耐人品味的九馬畫山,峭壁臨江,天筆勾勒出九匹駿馬,翩然若飛。榕城桂林猶如一幅水墨畫卷,充滿詩情畫意,仿佛一位羞答答的美人兒,戴著朦朧神秘的面紗,旋轉著漫妙的舞姿,恭迎著遠方的遊客——
輕紗曼籠罩榕城,雨打芭蕉韵有聲。
薄霧蒙蒙添嫵媚,煙波渺渺顯崢嶸。
一江翰墨濃時雅,九馬丹青淡處萌。
似夢迷離仙境近,歸園陶令且逢迎。
(二)七律*象山水月 (下平:十一尤 )
位於桂林市中心的訾州象鼻山,原名漓山,以神奇著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洞口朝陽,洞在水上,南宋詩人範成大說它"其形正圓,望之端整如月輪"。水月洞裡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觀,使歷代詩人吟咏不止。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韵》詩: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致。陸游雖然沒有到過桂林,但對這裡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詩和信札寄給當時任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則"命工刻與崖石,與世人共之"。
訾州煙雨景深幽,水月漓山勝跡留。
洞口朝陽明玉鏡,崖門沉碧暗蟾鈎。
冰盤激浪搖寬墅,寶鑒飛波泛小舟。
墨客千秋歌不斷,村翁一曲信天游。
注:“玉鏡”、“蟾鈎”、“冰盤”、“寶鑒”,皆為月亮的別稱。
(三)七律*竹筏漓江(下平:八庚)
煙雨漓江是山與水的交融。蒙蒙細雨,把層層山峰籠罩在薄薄的清紗之中,如夢似幻,山和水的有機結合,蔚成美景。竹筏漓江,別有一番滋味。百里漓江畫廊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淹沒在這茫茫無盡的煙雨中了。筏行江上,碧水縈回,奇峰倒影。那真是“一櫓漁歌一櫓春,天光雲影了無塵”,“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聽”,“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那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嫵媚崢嶸,風旖旎旎,美不勝收。江岸上,雨霧中,深潭、噴泉、飛瀑參差錯落,還有茂林修竹,田間農舍,沙灘溪流……那一簇簇一攏攏一排排清翠的鳳尾竹,把一條漓江溫溫柔柔,鬆鬆款款地簇擁著。真個是純淨如洗的“千朵碧蓮花”,清新脫俗、絢麗多彩的水墨畫長卷。
一篙點破碧晶瑩,倒影雲嵐澈底清。
瀲灩潺潺山上過,嵯峨簇簇水中行。
風光入眼詩章立,景色縈懷畫卷橫。
別樣澄明淳似酒,漓江醉客自多情。
(四)七律*大圩古鎮(下平:十一尤)
大圩古稱長安市、蘆田市。古韵猶存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鎮始建於北宋初年,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江岸古榕濃蔭,或龍亭飛角,或丹桂飄香,或鳳竹搖曳。與鎮區垂直合而伸入江中13個碼頭(比桂林市的碼頭還多5個)小巧玲瓏,古樸秀美,似乎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老街至今還保留著的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髮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似乎在講訴著古老的故事。“古渡水流平,埠盛商船行,巷深店鋪多,街旺生意興,青石溜光處,銀號影伶仃”。它就像是鑲嵌在漓江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在歷經千年歲月的沉澱中散發著幽靜古樸的氣韵。始建於明的單拱石橋萬壽橋,仍雄跨鎮南。蜚聲全國乃至東南亞的電影《劉三姐》開頭的第一組鏡頭和第一首歌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劉三姐乘坐的小船橫穿漓江,來在萬壽橋下,三姐開唱:“嗨哎——山頂有花山腳香,橋下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匆匆一瞥,聲猶在耳——
清山缺處起危樓,水岸人家古渡頭。
窄巷留痕圩鎮老,長街築夢手坊稠。
鳳竹搖曳歌聲美,丹桂飄香氣韵遒。
滄海揚塵逢盛世,蘆田此日足風流。
注:“蘆田”,大圩古鎮別名“蘆田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