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計算,全球平均利率在2月初達到了2.82%的高位。該行曾經預計全球平均利率可能會在今年年底達到3%。不過目前,該行已經扭轉觀點,認為在美聯儲降息的帶動下,全球平均利率將在今年12月跌至2.5%。
但在李秀軍看來,這一輪貨幣政策的空間有限。“目前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的空間沒有大到足以抵抗有可能發生的全球經濟下行。尤其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在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難以發揮效應。同時,前幾輪的信用擴張帶來了全球債務高企。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印發貨幣,將進一步增加債務負擔,貨幣政策能夠達到的邊際效應也比較小”。
李秀軍認為,降息可以降低企業流動性風險,提供更多短期流動性來抵禦由於投資者風險好惡增加而引起的避險情緒。不過單一的降息政策,還不足以提振全球經濟,只可部分抵抗經濟迅速下滑的風險。
債務高企短期影響較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已過去十餘年,全球關於債務的擔憂始終存在,在此期間,全球債務規模顯著上升。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全球債務(涵蓋公司、家庭、政府和金融部門)接近250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全球GDP的317%,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增加了約70萬億美元。
債務高企或形成削弱債務負擔能力和債務可持續性的突發事件風險。
對於不斷高企的全球債務,李秀軍認為,債務本身是主權評級所權衡的重要因素。整體債務上升,或者杠杆率上升,會拖累經濟發展,特別是債務沒有分配到高生產率或者有較高償付能力的行業或者公司的情況下。
但是並非所有債務都將在短期內出現債務危機。
李秀軍表示,有一些經濟體本身對於債務的償付能力較好,杠杆率總體還是能夠基本保持平穩。此外,債務來源也決定了債務的可持續性。“如果一個經濟體債務更多是靠國內銀行體系,或者是金融體系來源,比如日本,對外幣和外債的敞口比較小,高債務的持續性會相對較長,因為其受到外在的風險比較小。我們認為債務高企本身接近歷史值將產生緩慢的影響,不太會引起短期內迅速的經濟下行風險。但是債務有可能在中長期內形成下行風險”。
來源: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