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由於連年的戰亂,特別是對國內分裂勢力的不斷圍剿耗費了大量財力,直接導致了國力下降,加上連年的饑荒,天怒民怨。門格斯圖對天災的態度是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和恩典,接受上帝的處罰並一律對外封鎖消息,不讓外界知道實情,結果導致大量災民喪生。特別是1984年在非洲薩赫勒地區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埃塞俄比亞尤為嚴重,據說餓死的人數超過100萬。這次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終於被外界知悉,當時國際上掀起了一股賑災熱潮,包括黑人歌手邁克·傑克遜在內的國際大腕都伸出援手,積極演出籌款,最後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善款援助了非洲的難民。然而,門格斯圖並沒有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優先的位置來考慮,而是在如此重大的災情面前還在大操大辦“解放十周年”的慶典活動,耗資近2億美元,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終於使門格斯圖的統治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
在國外,他的“金主”也出問題了。1985年3月蘇聯戈巴契夫上臺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新思維”,上臺一個月就開始考慮核裁軍並從阿富汗等地撤軍,不斷減少並最終停止了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援助,停止輸出革命和停止支持一切共產主義運動,與美國總統雷根簽署《核裁軍條約》。在蘇共27大上提出“徹底改革”的方針,結束美國和蘇聯的長期“冷戰”,華沙條約解體讓北約東擴,讓東歐民主化,讓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獨立,讓蘇聯解體,這就是後來我們所看到的一系列“蘇東事件”的開始。 由於來自蘇聯外援的不斷減少,到最後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同時國內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在1988年終於爆發大內戰,以梅萊斯為首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在提格雷等地取得節節勝利,門格斯圖的統治已岌岌可危。
他在內外交困中曾到中國,想尋求中國的幫助。1988年6月22日,鄧小平與他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會見,並結合國內外形勢給他上了一堂政治課:“在較長的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鄧小平明確告訴他第三次世界大戰現在暫時打不起來,要抓住這個機會立足本國實際抓緊搞建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把爭取和平作為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爭取和平是世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們搞建設的要求。沒有和平搞什麼建設”!顯然,門格斯圖並沒有聽進去,或者他根本就不接受鄧小平提出的和平和發展的理念。此時,他想到了美國。1990年門格斯圖宣佈放棄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議會實行多黨制並向美國西方靠攏。在海灣戰爭期間公開表明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並希望通過美國的調停與梅萊斯領導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成立過渡政府,共同治理國家。可是,他的這“投名狀”美國並不領情,此時的美國已決心支持反對力量“埃革陣”和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厄人陣)。1991年5月28日,在美國的支持下,埃革陣和厄人陣聯合對門格斯圖政權發動了最後攻擊,佔領了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門格斯圖帶著50名親信乘機倉皇經肯尼亞逃到津巴布韋避難。隨後厄人陣也在厄立特里亞首府成立臨時政府,1993年在美國支持下舉行獨立公投,厄立特里亞從埃塞俄比亞獨立出來。國家分裂後,從此埃塞俄比亞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痛失出海口!
1994年,埃塞俄比亞法院開始審理對門格斯圖犯屠殺罪的指控,起訴書和證據材料多達8000多頁。2006年12月,宣判門格斯圖終身監禁。控方不服對門格斯圖的判決,提出抗訴。2008年5月26日,埃塞俄比亞高等法院最終審理改判門格斯圖死刑。儘管門格斯圖被判處死刑,但津巴布韋卻讓他活得好好的,認為門格斯圖在他們國家爭取獨立的過程中給予過較大的幫助,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就讓門格斯圖在津巴布韋生活下來。
現在埃塞俄比亞還是很忌諱談論到他的,有個厄立特里亞的聊天網站說門格斯圖已於2015年就死了。筆者問過幾個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他們都表示不知道他現在的情況。其實對於他的生死並不重要,但對於他的功過要做客觀的歷史的評價並從中汲取歷史教訓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