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今年以來,外資延續在華的積極投資態勢,多家外國投資機構在中國“買買買”,收購北京上海多個優質地段物業資產。外媒認為,外資新一輪中國淘金潮的背後,是外國投資者看好中國日益成熟的國內市場和更長期的增長前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25日報道,地產咨詢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瑞士、巴林和新加坡等國的機構投資者買入了價值27億美元的中國商業地產。
這是Real Capital公司自2007年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單季度外國投資者購買金額最高的一次。外國投資者的熱情表明,他們的態度發生了逆轉。2013年至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這些投資者都是淨賣家,拋售中國的寫字樓、購物中心、倉庫和其他類型的商業地產。
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興趣盎然,反映出他們看好中國消費者、本土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以及監管方面的改革有助於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此前,中國官方收緊了對地方房地產開發商、保險公司和其他國有企業的貸款,以減緩信貸增長以及債務對金融體系構成的潛在風險。
瑞士合衆集團(PartnersGroup)私募房地產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拉胡爾•蓋斯(Rahul Ghai)說:“這為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進行交易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今年3月,瑞士合衆集團與啟城投資(Ascent Real Estate Investors)等機構組成的財團以13.4億美元收購了中關村地標建築北京鼎好大廈。中關村是中國的科技中心,被稱為中國的矽穀。
涉足中國市場的投資者表示,鑒於中國經濟日趨成熟且政府采取行動吸引海外資本,他們將采取長綫策略。
美國睿星資本(Greystar Real Estate Partners)首席執行官鮑勃•費斯(Bob Faith)表示,將來還會有其他企業能够從我們的實踐中學習經驗并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