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眼下,垃圾正成為上海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從本周一開始,上海市要求居民和商家把垃圾和可回收物放入不同箱子裡。這是一項艱巨任務:上海每年產生900萬噸垃圾,且同中國所有其他城市和鄉村一樣缺乏基本回收體系。
美國彭博社6月30日報道《中國對垃圾發動的戰爭也是全世界的垃圾戰爭》,文章說,中國并非唯一面對此類問題的國家。從2018年起到2050年,人類將以兩倍於人口增速的速度產生垃圾,其中大多數增量來自發展中國家。能否建立良好的回收體系至關重要。中國在這方面的經驗無異於首次“大考”。
在全球大部分地區,推動回收業的是逐利行為而非環保關注,在很大程度上由拾荒者完成。沒有這些人,垃圾將堆積如山。遺憾的是,隨著生活逐漸富裕,願意拾荒的人越來越少,城市也排擠那些不受人待見的小型回收企業。
早在2000年,中國政府就已預見相關問題,指定8座城市展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但很多城市不僅缺乏回收設施,居民也未被給予應有的教育。無知仍普遍存在。去年對中國3600名大城市居民的調查顯示,近3/4不知如何正確垃圾分類。但中國堅持嘗試,2017年宣布在大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過去兩年來,已有多個城市展開相當規模的試點。如今,上海的新項目最引人注目,是中國此前從未嘗試過的大規模市政回收舉措。關鍵是,該體系非常公開且具懲罰性。
從社交媒體到當地甚至全國報紙,上海利用各種宣傳手段解釋居民如何以及為何需要這麼做。據說新規同樣適用於外國游客,備受民衆歡迎。盡管擔心費時費力,中國年輕人似乎很支持該項目。 |